中医食疗|中暑急症处理及预防方法(附消暑食材介绍)

今年天气特别酷热,加上疫后大众体质受到影响,中暑人数较往常更多。中医针对中暑有非常深入的理论探讨,认为暑邪伤人,并不只是一时间的出汗晕倒不适而已,反而容易变生它病,长远也会影响体质。所以,中医理论除了预防中暑的方法之外,也有许多处理中暑急症和处理中暑之后不适症状的方法,值得为读者介绍一下。

中医认为,暑邪伤阴伤气,而且必夹湿邪,所以中暑以后,或者长期在户外环境工作生活的人群,体质大多湿重,而且气阴两虚。

所以,容易因证候偏重不同而出现不同症状。偏重于气虚夹湿者,会有神疲乏力,肠胃不适,胃胀泄泻,怠惰嗜睡等症状。偏重于气阴两虚者,则会有身热自汗,口干舌燥,烦躁失眠等症状。不同情况,就必须采用不同的食疗材料。

冬瓜

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的功效,常用于清热消暑、减肥、高血压、糖尿病等。虽然冬瓜性质偏凉,但处于天时暑热之时,即使体质虚弱脾胃虚寒的人适量食用,也可以达致祛湿消暑,解除暑热症状的功效。冬瓜皮和冬瓜子都有清热消暑的功能,冬瓜皮利水消肿的效力较强,冬瓜子则可以消痈排脓,常用于治疗肺炎。

西瓜

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兼解酒毒。西瓜可消暑清热,而且可口甘甜,是暑热天时十分常见的时令水果。但要注意的是,西瓜性质寒凉,脾胃虚弱的人士如果食用过多,容易造成腹痛胃胀泄泻等等肠胃不适症状。小朋友尤其需要注意,如果小朋友吃了较多西瓜之后,出现泄泻腹痛,甚至粪便中可见西瓜残渣,则要注意不能进食太多西瓜了。

绿豆

味甘、淡,性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消暑、解毒的功效。绿豆是十分常见常用的食材,原来绿豆具有十分强的抗菌、降血脂、消痈肿和解毒的作用。中医常会建议皮肤疮肿属热毒者,多食绿豆,甚至针对痤疮患者,建议用绿豆粉敷面,都有较强的消除疮肿的作用。但必须注意,绿豆性质偏寒,如果体质偏寒或肠胃虚弱者,多食容易损伤正气。

花旗参

味甘、苦,性凉,具有益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花旗参作用一种常用的强壮药而为人熟悉,其实,由于暑邪伤气伤阴,花旗参益气养阴清热的作用,十分合用于清热消暑之用。所以,名方《清暑益气汤》中,就以花旗参为主药。另外,花旗参常用于虚弱,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等。花旗参与上述其他清热消暑之品不同,具有较强的益气功能,更适合证属气阴两虚者,消除疲劳的效果显著。但仍需注意,因其性质偏凉,脾胃虚寒人士服用过多,也容易造成泄泻。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