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不同豆制品的药食方法 (附治疗扁平疣、初起感冒药方)
虽然大豆的营养丰富,但如果不经过加工,大豆直接炒来吃并不容易消化,因此我们更经常吃的是大豆的各种加工品。
最简单易行的豆制品是豆浆,直接用大豆浸泡研磨而成,家家都可以DIY。
豆浆性味甘平,入肺经和胃经,具有清火、化痰、补虚的功效。豆浆是一种高蛋白低胆固醇食物,也是一种碱性食物,长期饮用可以预防贫血、低血压、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疾病。

而我们日常食用最多的豆制品当属豆腐,它是豆浆点盐卤或石膏做成的。因此豆腐的性质由平性变为凉性,入脾经、胃经、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止咳消痰,宽肠降浊的功效,特别适合胃热偏盛的人。

豆腐蛋白质含量超过牛奶而且更容易吸收,同时含有较高的钙和镁,对动脉硬化和心脏病有益。但是豆腐中的嘌呤含量较多,痛风患者要慎食。民间相传豆腐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功效就是可以治疗水土不服,当我们初到一个新地方,出现胃肠道不适、食欲不振、头痛、睡眠不好、过敏皮疹等水土不服的反应,就可以先吃豆腐,慢慢就会适应新的水土。
豆腐皮又叫腐竹,是另一种受人喜爱的豆制品。豆腐皮性平味甘、淡,入肺经和胃经,具有清肺养胃,止咳消痰,解毒止汗的功效。《本草纲目拾遗》说豆腐皮可以养胃、滑胎、解毒,广东孕妇产前一个月左右有喝腐竹白果糖水用来清胎毒的习俗,运用的就是腐竹的这个功效。

还有一种豆制品叫大豆黄卷,是把大豆浸湿发芽长到0.5~lcm左右取出干燥。大豆黄卷主要是作为药物使用大豆黄卷味甘平无毒。归脾经、胃经和肺经。具有解表祛暑,清热利湿的功效补虚名方薯蓣丸就用到大豆黄卷,就是取它能入脾胃散湿热。

如果让大豆浸泡并发芽到10厘米左右的长度,就成了另一种食物:豆芽。
豆芽味甘性寒,入脾经、胃经、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袪疣的功效。豆芽既保留了黄豆原有的营养物质,而且各种维生素含量明显增加,同时并没有黄豆容易导致腹胀气的反应。烹调时可加少量醋防止维生素破坏。

扁平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皮肤上的小赘生物,虽然没有痛痒但颇为影响美观。有个民间偏方可以治疗扁平疣,方法是:用黄豆芽清水煮熟,不加油盐连汤淡食,每日三餐,吃饱为止,连食3天为一疗程,治疗期不吃其他任何食物。第4天改为正常饮食,并继续以豆芽作为佐菜。
豆豉也是豆制品之一,是由大豆腌制而成。豆豉分两种,用作调味品的是咸豆豉,而作药用的是淡豆豉。淡豆豉味辛、甘、微苦,性寒。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以及回乳。有个非常简单的治疗感冒的小药方:葱豉汤,只需要淡豆豉、葱白两种日常食物,就可以治疗风寒感冒初起导致的怕冷、头痛、身痛等症状。

还有豆腐乳,味甘性平,入胃经、脾经,具有开胃醒脾的功效,对脾胃虚弱、胃口不佳、食积者,可促进消化功化功能恢复。

尚有一种采用特殊工序从黑豆提取出来的植物油:黑豆馏油,具有消炎止痒、收敛和防腐作用,可以用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婴儿湿疹。
另外从大豆提取出来的保健品大豆异黄酮,它的化学结构和人体雌激素类似,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可用于补充人体雌激素,且没有化学合成的雌激素的副作用。有研究发现亚洲人的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认为原因可能与亚洲饮食与西方饮食的含异黄酮类食物摄入量显著差异有关。大豆异黄酮可以有效改善更年期潮热面红汗出的症状,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和控制胆固醇也有帮助。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会发现,大豆不仅营养价值非常高,作为药物其应用范围也很广泛。但是大豆炒或焗都不容易消化,而且过量食用更容易产生腹胀气、聚生痰湿、身体沉重等反应,大豆采用煮或炖或是做成豆制品则比较容易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