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古代美人的穿衣智慧 秋季服「色」可参考《延禧攻略》

炎热的天气终于过去,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而且现在旅游不是难事,大家都应该准备美美的衣服,准备外游时打卡拍照吧?

时装的潮流年年不同,原来古代美人亦有一套穿衣之说。近日看书发现了一段说话,十分有意思,也很符合现代的审美标准,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春服宜倩,夏服宜爽,秋服宜雅,冬服宜艳;见客宜庄服,远行宜淡服,花下宜素服,对雪宜丽服。」--- 《鸳鸯谱》.清

春服宜倩

春天的服装宜俏丽。古代「倩」指美好,亦主要指女性俏丽之美。即春天万物复苏,由萧索的冬天迈向生机勃勃的春天,女生的衣物也要变得俏丽一些,多些粉嫩的颜色来配合春天的生气。

夏服宜爽

夏天的衣物要清爽一些,相信我们生活在香港,夏天的高温炎热不用说了。大家都会穿得轻透一些。这个我们已经可以做专家,不用参考古人了。

秋服宜雅

秋天由于植物都开始枯萎,黄叶遍地。这时候穿粉嫩的反而和环境不配搭,应该要穿一些素雅的衣服,色调饱和度要低,例如早阵子很流行的莫兰迪色系(Morandi color),低调又知性,无论在秋高气爽的蓝天下,还是在如火红叶下都很合适。

冬服宜艳

白皑皑的雪下再穿白色,只会和大地融为一体,完全看不出美。古人认为冬天反而要穿艳丽的衣服,令美人可以更为突出。香港虽然不下雪,可是冬天的天空难免是灰蒙蒙,再穿黑白灰反而不美。一些色彩比较丰富的衣服,反而令人在人群内更加突出,拍照也更好看。

见客宜庄服,远行宜淡服

会见客人时衣服要端庄,是专重对方的表现,古人和现代人也是一样看法。远行的时候(现代来说可理解为旅行、远足)宜淡服,即简单的服装,太过隆重反而失却旅行的轻松感。

花下宜素服,对雪宜丽服

赏花打卡,千万不要穿花花绿绿的衣服去,画面太过色彩缤纷反而显得老气凌乱。花下就应该穿素色的衣服,既可以和花作对比,又可以避免画面中。对雪宜丽服,就上面所说,「冬服宜艳」,冬天可以选些鲜艳些的衣服,用明亮的颜色令自己振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