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医生看癌症趋势

对于每年10月左右公布的本港癌症最新数字,医学界、媒体、药厂,以至前线医疗公关人员都会十分关注。而关于2019年的癌症数字,最近看了一个电视访问,被访者临床肿瘤科医生李兆康讲到最新癌症数字的启示,颇值得注意。

2019年的癌症统计数字里,大家最关注当然是肺癌超越大肠癌,重新成为头号癌症。

李兆康医生指出,肺癌和大肠癌在2019年都有超过5,000宗新症,而这两种癌症其实在2017、2018年这两年,都已经超过5,000宗。而实际上大肠癌在2019年比2018年也有增加,只不过增幅稍为放缓,因此被肺癌超越。 所以他认为,2019年肺癌重新超越大肠癌,实际上并不能反映什么强烈讯息。「因为只要细心睇,其实佢哋数字相差好少,只不过是相差三百几宗的新症个案。所以我觉得,今次两者位置互调最重要的讯息反而是:两者都不可以忽视!而并不是头号就要重视,唔系头号就可以不理。」

他又提醒,预防意识的提升,可能是大肠癌数字增加的原因。因为特区政府自2016年起大力宣传大肠癌筛查计划,鼓励病人接受大便隐血测试,如果测试结果显示有怀疑,便会资助他们做大肠镜检查。这个方法在几年间已经发现了不少早期的大肠癌个案,这些早期的个案也会收进癌症数字里面,所以做多些筛查的结果是会令大肠癌数字继续上升。

那么,为什么大肠癌增幅会放缓呢?李医生认为暂时未能肯定,但有可能和近年国际间提倡,50岁以上或本身有肠癌风险因素(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大肠癌或遗传性肠病、缺乏运动或肥胖、吸烟、饮酒、结肠长期发炎等)的人士,可以考虑不做大便隐血筛查,而直接照大肠镜作为筛查。

「这几年的确多了人做大肠镜筛查。」李医生说:「大肠镜检查期间如果见到有怀疑的瘜肉,医生都会即时将它拿走,从而减少瘜肉变成大肠癌的机会,变咗冇case,可能因为咁所以大肠癌出现增幅放慢的情况。希望这种情况在未来几年可以慢慢反映出来,令大肠癌进一步减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