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榕榕(Ruby) - 牛仔与艺术共创 | 榕榕细语
作为一个从事时装写作和设计多年的牛仔迷,牛仔布对我来说绝不止于一块布料,而是一段段与时装成长的珍贵回忆。还记得初入读设计学院时,牛仔布就是我们第一个必修的设计项目——这种长青不败、个性千变万化的布料,既可以粗犷率性,也可以玩味精致,是每一位设计新鲜人都必须驾驭的素材。今时今日,每当穿上一条剪裁得宜的牛仔裤,脑中总是闪过当年在学院工作枱前反复试样、用沙纸磨破、研究染色技巧的片段。牛仔不仅是衣柜里永不过时的经典单品,更是每个设计界「初生之犊」的试金石。
今年,这份情怀在《第四届香港牛仔节》(HKDF)得以再度燃点。活动即日至12月11日在尖沙咀海港城港威商场Atrium I举行,结合了牛仔时尚、艺术共创与设计产业推动,由香港知专设计学院(HKDI)主办。作为香港时装荟节目之一,活动不仅是创意人士的年度盛事,更是市民大众都可一同投入的社区艺术嘉年华。
今年牛仔节以「牛仔与艺术共创」为主题,创意活动连场,当中包括香港牛仔节音乐时尚盛典、新世代创意时尚工艺的「牛仔精选」展览、还有商场及不同品牌的跨界合作。最吸引我是第二届「国际青年牛仔设计人才培养计划」(GDTP)设计的小品系列,年轻设计师们凭借牛仔布料创作出新颖作品,展现时尚的无限可能。
作为长期关注本地时尚和创意产业的人,深明类似牛仔节这样具规模和持续性的项目绝不常见。HKDF一方面提供充满活力的平台,让各界围绕牛仔文化作多角度对话与交流,另一方面,活动背后有完善的设计师培育计划,除了展览和市集,还为年轻创作人提供海外考察、零售曝光、业务发展和业界联系等实质机会。
今年牛仔节的氛围尤为开放亲和,穿梭于海港城港威商场,除了欣赏牛仔工艺展和创意时装骚,还可以参与手作工坊——扎染、刺绣、牛仔小物DIY,每一步都与设计师零距离互动。无论你偏爱经典深蓝丹宁,还是爱试不同剪裁、漂染和拼贴,今年的展览和工作坊都可带来惊喜。
香港牛仔节也是推动跨界、跨行业、跨文化合作的亮眼例子。今年特别见证到学院与全球牛仔品牌、纺织厂和本地零售的战略合作,将行业网络、人脉和教育资源融会。活动获得文创产业发展处全力支持,目的是让文化艺术、设计产业和创业生态圈互通互融,环环相扣,加强本地人才和初创培养,一步步落实香港成为国际视觉艺术与设计枢纽的定位。
对我而言,牛仔节就像一次美好重聚。不论是时装人或日常爱好者,只要你对牛仔这一经典物料有情意结,也必会在今年的香港牛仔节找到共鸣。
冯榕榕(Ru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