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诺 - 《罗密欧+茱丽叶》的香港情怀 | 任意行

  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舞台上,1960年代香港街头的霓虹灯光渐亮,身穿旗袍的茱丽叶与西装笔挺的罗密欧相遇,浦罗哥菲夫的乐音与现代编舞交织,经典爱情悲剧于此刻披上了浓厚的香港情怀。

  旗袍与功夫,这些标志性的香港元素,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爱情悲剧碰撞出耀眼的火花。香港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卫承天巧妙地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上世纪的老香港。上海富商之女茱丽叶与世仇之子的罗密欧,在这座城市里相遇相恋。

  罗密欧与茱丽叶的多段双人舞,既浪漫又令人沉醉。从宴会上的一见钟情、阳台下的互诉衷肠,到卧房的缠绵悱恻,再到最后的悲伤殉情,情感的堆叠饱满而真实。两位主角叶飞飞与加藤凌等舞者舞姿自然优美,辅以出色的演技,呈现各角色复杂的情感变化。特别是阳台定情一段,茱丽叶的舞步之美令人过目难忘。

  卫承天的编舞难度极高,尤其是大量的举托动作,对男舞者是极大的考验。舞者们以扎实的功底完美呈现,赢得观众热烈掌声。而这部制作最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它不仅是芭蕾经典的再现,更是充满香港情怀的集体记忆。

  卫承天将莎翁名著巧妙转译:霓虹闪烁的老香港街头、女士们的优雅旗袍、男性的西装打扮、麻将馆的耍乐与中国功夫的激烈较劲,这些元素自然融入剧情,非但不显突兀,反而让故事更加鲜明立体。舞剧通过200多套华丽服饰和精心打造的舞台设计,重现1960年代香港的风貌。观众在欣赏芭蕾的同时,也仿佛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怀旧之旅。

  这部充满香港特色的制作,不仅感动本地观众,更已登上国际舞台,广获好评。韩国Arte杂志评价:「卫承天的编舞完美融合莎士比亚及浦罗哥菲夫的音乐,让编舞发挥出200%的效果。别树一格的编舞为这个耳熟能详的悲剧故事添上新色彩。」

  当西方精致艺术与香港文化的完美融合,既让外国观众对经典艺术有全新体会,也令香港人更为投入芭蕾艺术,成为文化对话的桥梁。当演出结束,布幕缓缓落下,观众席爆发出热烈掌声。香港芭蕾舞团让经典重生,让香港的独特光芒在国际艺术舞台上闪耀。

张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