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榕榕(Ruby) - High - Low混搭潮 | 榕榕细语

  当代时装圈生态正悄然转变,混搭「mixing high and low」不再限于潮人街拍的风格展现,而是大众时装品牌与高端设计师之间的合作日趋普遍。这不仅让时装变成一场美学的跨界游戏,更诞生一股前所未有的消费热潮。

  近年Uniqlo聘请了Clare Waight Keller出任创意总监,这位曾担任Givenchy艺术总监、历经Calvin Klein及Chloe洗礼的时装大咖,为Uniqlo带来了深厚的高级时装设计底蕴。同时,Uniqlo与JW Anderson的长期合作,亦将英伦前卫风格与Minimalist美学完美融合,打造出平易近人又具设计感的经典单品。

  美国的GAP亦紧跟这股趋势,聘请知名红毯设计师Zac Posen负责品牌重塑。Zac以其细腻的剪裁和女性化风格注入GAP的常态系列中,提升品牌时尚度,以吸引年轻消费族群。这些例子说明,当代设计师对大众品牌不再只是「跨界客座」,而是持续推动品牌革新的关键推手。

  另一个最新例子,是前Dior创意总监Kim Jones加盟中国羽绒品牌波司登,使得羽绒服这一功能性服饰升格为时尚Statement Piece,引爆本土及国际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从设计角度来看,这样的合作既是设计师才华的展现,更是品牌市场策略的聪明布局。高级品牌的设计语言,如精致剪裁、材质挑选与颜色运用,通过大众品牌的渠道得以普及,让更多人以合理价格享用「Designer Touch」。对消费者而言,这是一种超现实的体验:用较相宜价钱穿出高级感,满足了对「奢华感」的渴望。

  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让设计师拥有更大自由度。事实上许多设计师因与高级品牌签了约,有「竞业限制」,不能在短时间内投身同级别竞争对手。转向大众品牌,既可保障持续创作,也是延展个人风格的另一条出路。

  总括而言,时装生态的这波「高级设计师进驻大众品牌」潮流,正重塑消费者对时尚、价值与品牌的认知。这一现象既推动设计创新,同时刺激消费者购买力及对时装的期待。高低混合的设计定义,似乎已逐渐成为时尚界新常态。

冯榕榕(Ruby)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