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颖姗 - 麸质不耐症? | 营爆生活
笔者很荣幸这个周末能于布拉格出席欧洲ESPEN的第47届的临床营养与代谢会议,与各国的学者交流,并温故知新。其中一个探讨的议题是关于「麸质不耐」。近年无麸质食品大行其道,不少人都曾尝试戒掉含麸质的食品,而笔者于工作时亦遇到不少病人表示自己对小麦或麸质过敏/不耐。
临床上,乳谷泻(Coeliac disease)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对麸质(Gluten)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小肠绒毛受损。这种疾病会引起营养吸收不良、腹泻、疲劳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患者需要长期严格地遵循无麸质饮食,避免食用含有小麦、大麦和黑麦的食品,而早期诊断和饮食管理对于预防长期并发症至关重要。
另外,小麦过敏(Wheat allergy)是一种由免疫系统的免疫球蛋白E诱发的过敏反应,会引发各种过敏症状如荨麻疹、呼吸困难及各种消化系统症状等。患者一般需要透过血液检测或皮肤点刺试验而确认诊断,并必须完全戒食含小麦成分的食物,而合适的患者亦可透过接受脱敏治疗而增加其耐受性。
排除以上两种病后,会导致肠道不适的真正「元凶」可能另有其人——正是小麦中富含的「葡聚糖」(glucan),尤其是属于FODMAP(可发酵短链碳水化合物)类别的成分。这类碳水化合物在小肠难以吸收,于肠道发酵后产生气体与渗透压变化,导致腹胀、腹痛等类似麸质敏感的症状,称为非乳糜泻性麸质/小麦敏感症(Non-Coeliac Gluten/Wheat Sensitivity)。许多自认「麸质不耐」的患者,很大机会对FODMAP敏感,而非对麸质。患者可以于注册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消除饮食,戒掉葡聚糖,若症状有所改善,再逐步重新引入以确定个人耐受水平,同时监控症状反应,未必需要完全戒食。而适当的诊断,有助对症下药,避免不必要的戒口。
莫颖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