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雄威 - 打麻醉针可以不痛吗? | 乳齿童时

  很多牙患如初期蛀牙和牙周病都不会痛,但治疗的时候反而会痛,因为这些治疗是入侵性的,若病人忍受不住,就要注射麻醉药止痛。不过,将尖尖的注射针管插入口腔的黏膜及牙肉内,往往会产生痛楚,令人感到害怕,更可能因此逃避治疗。

  换句话说,原本想止痛,但过程却引起疼痛,相当矛盾!

  其实进行牙科治疗前打麻醉针,在有些情况下是可以不痛的,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是医生的方法和技术;第二是仪器和工具,最后是病人的口腔状况。

  医生要有超卓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神经系统和口腔结构有充分的理解;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懂得按不同的治疗及人体结构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包括在穿刺位涂上有效的麻醉膏,注射位置、份量、速度和方法,以及针头出药水方向,要清楚知道每个方法的利弊及限制。

  注射麻醉药水入身体内要有适当的工具才不至引起痛楚。针头要斜切,提高刺穿效率及能力。针管要幼,越幼越好,但要有足够的支撑力,避免折断。在厂房生产时消毒过程不可以将针头弄钝。

  每个人的口腔状况和结构都按成长阶段、性别及种族而有分别,也随着年纪因不同情况改变,例如牙槽骨因牙齿失缺或病变而萎缩;外科手术留下各种后遗症;黏膜的厚度和韧度等。

  与病人的沟通技巧及对病人的情绪和期望管理都十分重要。若病人以为一点也不痛,但结果有痛,就会感到不好受,甚至对医生失去信心。若医生事前告诉病人会有痛,但结果不痛,病人就会赞不绝口!

  当病人赞誉医生好手势,打针不痛时,背后其实充满各样的事前准备,过程中医生要高度集中,选择的方法和仪器要非常讲究。

潘雄威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