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权 - 何处觅山苏 | 好味大过天
月前见过鲗鱼涌有食肆推出山苏菜式,以为是当造季节。不时不吃,反正手头有猪油渣,何不用来炒山苏,猪油香与山苏的特殊风味共冶一炉,应该比炒豆豉鲮鱼更好吃!怎料走过多个街市,十个有九个菜贩说连名字都未听过,有一个说听过但却未见过,但怎样写也是断估的,更遑论吃过,还反问香港哪里有得卖有得吃。
做了大半世人,自己也才是这年在台北「红棉」私房菜吃过两次,一吃便念念不忘,半年前在本栏曾说过那番认识「山苏」的经历。坦白说,以为从小到大都眼大睇过龙,没心装载街市的菜档有甚么菜卖,反正一直认为凡植物都是菜,合时令自然有得卖,何况今天货运串连天下,保鲜技术又了得,荷兰番茄、兰州菜心、日本大根……从在地收割至运到港再发货到街市或超市,最快可以是几天之内的事,实在是香港人有口福。
直到啰啰挛想吃山苏,认真在本地找,却处处碰壁,原来今天货运串连天下,本地竟然无人打山苏主意。打听之下,原来月前见过的山苏,是有食肆专程入了一批来港,并非从一般菜档买来的。于是上网寻找有没有小农、有机店或素食品供应商有货,查到两三年前有好几家绿色店曾卖过,于是逐一打电话去问,发现有三家绿色店已结业,余下一家联络到而仍「生存」的,却说已没入货。
再上网查山苏是否很难种植,而且世上只有少数地方才有,却又不是,似乎是很粗生的植物,只是它怕强光照射,要有荫庇才长得绿油油,但总之不是武侠小说中天生雪莲般稀有矜贵。回心一想,近月台湾机票不知何故大平卖,专程飞台湾一转吃山苏及夜市狂吃一顿,也是不错的盘算。
梁家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