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恩 - 电报退休了 | 好好过日子

  杭州宣布从今年五月一日起停止电报服务。听了这个消息,好像有一个大钟当地敲了一下,惊醒了沉睡了好久的人,许多杭州市民都跑去邮局,用当年的形式,给认识的人发个电报,以兹纪念。

  电报曾经是最快捷的文字通讯方式,比起书信,电报犹如神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当时的概念——将讯息送达。比起寄信的费用,电报收费贵很多,所以电报也就代表了紧急,没有急事,不会用到电报。

  电报是按字数收费的,记得我小时候在上海的邮局发电报,每发一个字收三分钱。因此电报内容一定短而精练,比如一个人到了外地,给家人发个电报报平安,内容会写:「安抵,勿念」四个字,一毛二分钱搞掂。有人从外地回来,提前通知家人,上火车前发个电报:「明日x次(列车班次)抵」上海的家人见了,就会去火车站接人了。又或者:「父亡,速回」收到电报的人就涕泪交加了。

  发电报要去邮局,收电报却靠邮差。邮差送信的时候会站在弄堂里大声叫人收电报,全弄堂的人都知道你家里有事了。这事不论好坏,一定紧急,所以收电报的人也一定以最快速度冲到邮差面前,以最快速度拆开电报。

  这就是当年过日子的速度,轻重缓急很分得清楚。今天,跟年轻人说电报,好像天方夜谭。香港的后生仔女,有几个听过「大东电报局」?杭州即使不停止电报服务,那发报机想必也都发霉了。于是被收进历史,变成故事。也是对的。

李纯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