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洛 - 从《看我今天怎么说》看DEIB发展 | 嘉洛的光影世界
《看我今天怎么说》女主角钟雪莹获金马影后,除了是演技肯定外,台湾社会近年进一步往DEIB发展,相信亦是评判考量因素之一。众所周知今天的DEI,其实始自美国宪法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后,致力普及种族平权(Equity)以及多元化(Diversity),因此促生了对差异性的认知与包容共融(Inclusion)概念而成。之后美国企业及社会给予少数族群系统性的支援,如增加女性的中高管理阶层、身心障碍者等软硬件支援。随着近年企业努力落实ESG时,当中环保及公司治理都有可量化作为,DEI反而成为社会责任层面的重要项目。
问题是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先行者美国,本身也陷入瓶颈困局,随着DEI计划普及,激起了民间逆向歧视质疑,近年更成为政治选举筹码。年初特朗普二次执政,签署行政命令结束联邦政府中DEI项目,并不断将DEI「妖魔化/污名化」;同期全球DEI发展正进入下一阶段DEIB,新增的B就是认同感/归属感(Belonging),这亦是终极理想目标,必须倚赖企业与社会持续全面性投入资源,持份者共同加持下才可产生,因为追求共融不一定产生归属感,但没有共融就一定不会产生归属感,更重要这是新世代接受的价值观之一。
黄修平的《看我今天怎么说》以3个听障人士在人工耳蜗、手语、口语、读唇等抉择,探讨了他们追梦、身份认同与社会接纳程度等挑战。尽管科技提供了更好选择,但更重要是他们心底说话被听到多少?英国《卫报》有一篇文章提过「多元是结果,公平是路径,共融是确保大家能够一起走这条道路的态度。」故不凭单追求指标性的DEI,而该是归属感强的DEIB,更要是大家同理感受到的!
嘉洛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