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DeepSeek初印象(一) | 北漂见闻

  农历新年前夕,内地人工智能(AI)平台DeepSeek横空出世,不仅让国人欢呼雀跃,为A股市场注入「强心针」,更一度「震散」美国股市,其中以科技股板块波动尤为剧烈。

  DeepSeek的开发者为一间位于杭州公司,其底层技术基于大模型,功能定位类似于ChatGPT,但优势在于新的模型训练技术,不仅对于算力要求降低,换言之毋须最尖端的晶片即可执行,另外亦遵循开源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该平台可谓性价比极高,不仅使得中国可能绕过美国的高科技制裁,甚至还会威胁到ChatGPT地位,因此在欧美同业引发高度关注。内地甚至有评论将DeepSeek捧到极致,称其为改变「国运」的技术。

  DeepSeek目前在Apple的App Store里已可供下载,港人亦可使用。然而,该平台是否真的如外界描述的那么神奇?为了一窥真相,农历新年期间,笔者与其进行了多次「对谈」,并与OpenAI的ChatGPT作比较,以测试其在不同领域的表现。

  经测试,笔者总体上对DeepSeek的初步感觉是,其仍是一个更像「加强版」或「智慧版」的搜寻引擎,与ChatGPT比肩的话仍有许多明显硬伤。互联网已有的内容,尤其是简体中文(尤其是内地普通用户可看到的)世界的内容,DeepSeek基本都能对答如流,但许多答案仍略显生硬,尤其是涉及到观点及立场等方面时,输出的内容甚至与中国政府及外交部表述如出一辙,感觉犹如政府发言人。

  另外,涉及一些「敏感」议题不是回复「我无法回答,不如换个话题」,就是经过等待后,显示「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甚至在笔者连续提出几个「敏感」问题后,直接限制发问,提示「提问过于频繁,请稍后再试」。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