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纪豪 - 深圳半世纪 | 无名指

  近日传媒都报道港人北上办年货,主打价钱平选择多。我上星期去深圳看展览,就见到不少人满载而归,排场让我想起80年代港人把物资大包小包带回乡。风水轮流转,现在倒过来要从内地搬东西回香港。

  今日深圳市风光无限,其历史却未够50年,改革开放前她还叫宝安县,深圳只是罗湖附近一小片地方,相信曾经是块耕地,因为「圳」字就是农田旁边的水沟。现今宝安反成了深圳一个行政区,「大深圳」概念更扩展至东莞和惠州部分地区。最近在香港还有「小深圳」概念,指沙田和将军澳有不少内地餐饮品牌进驻,其实这些连锁食肆不一定来自深圳,但都是港人北上常去的店。

  深圳也叫鹏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连半个世纪历史都没有的这座城,凭甚么一飞冲天呢?国家政策扶持当然是主因,但要抓紧这些机遇,还是要看人。99%的「深圳人」都不是原住民,这些外地人不远千里而来,就是为了赚钱,而且有很多甚至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在我看来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些狼性,你看电视剧《繁花》来自深圳的李李和强总,一正一邪都带着猎食本能,李李甚至每天把兽性穿在身上。

  深圳也有她的硬伤,这座城没有灵魂。我是广东人,却从不觉得深圳是家乡,80年代还会听到在路边有人讲广府话或客家话,现在只有商店售货员会说「白话」。这个「打造」出来而非「发展」出来的城市没有自己的文化,她甚至失去了原来广东/客家的身份。

谭纪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