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洛 - 悼CULT片王大卫连治 | 嘉洛的光影世界
2018年《牛津英语词典》公布了百多个与电影相关的词汇,让它们全部都变成了形容词。较著名的有塔伦天奴式、寇比力克式、史匹堡式、哥普拉式等术语,让更多坚持使用这些术语的电影编剧及导演感到高兴。当中「连治式」(Lynchian)一词被纳入其中最为重要,大卫连治作品将超现实、邪恶元素与平静日常环境并置而闻名,引人注目的视觉映像来强调梦幻般的神秘与威胁,「连治式」正式确立了大卫连治主义的存在。
由具争议性的黑白片《擦纸胶头》到叫好叫座的《象人》,及后票房滑铁卢的《星际之门》,这些视觉震撼的电影,原来不是连治的杯中茶。反而由《蓝色夜合花》、《野性的心》到冲击美国电视界的连续剧《迷离劫》系列才是,其中《迷离劫》第2季跟第3季相隔了25年,呼应了第2季结局时留下的25年后拆解谜团的伏笔,亦只有连治才有这样的吸引力,令一众尚在生的演员自动埋班拍摄,第3季剧集完结后,「连治式」一词亦正式加入《牛津英语词典》。
大卫连治标志性特色元素,如鲜艳的色彩、低频/中频噪音、黑暗环境、扭曲人物、两极分化的世界、暴力场景中使用慢动作、红色窗帘、频闪灯和极端超现实主义等,使用梦境来连结人物的思想并将多种情绪融入。连治不是简单将欧洲电影带入荷里活,而是在挑战电影传统,其作品体现复杂性、调子黑暗,但却是源自光明世界的倒影;某些情节难以解释,像一系列令人困惑、毫无意义道理的事件而成的氛围,让观众自己解读,追求情感上共鸣。
正如连治受访及自传中说:「生活非常非常混乱,电影也应该如此」。他从不在作品发行的光碟产品中录制音频评论,因为他相信电影本身就能说话。作品是让观众去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不会遇到危险或怪异,如梦境一样,故最好不要知道太多事物含义,因意义属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每个人感受不同,连治不想剥夺观众观影所得!
嘉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