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洛 - 《魔法坏女巫》颠覆善恶二元论 | 嘉洛的光影世界
由美国作家李曼.法兰克.鲍姆上世纪初书成的《绿野仙踪》系列,作品中充满的政治隐喻,如「黄砖路」代表了金本位货币制度、稻草人代表了南方愚昧农民、铁皮人代表北方工人被工业物化、胆小狮子是华尔街股民等,为一套简单的童话注入了大量象征意义,可是主角之间的斗争仍是简单的善恶二元论。九十五年之后,后辈作家格莱葛利.马奎尔用修正主义写成了《女巫前传》(Wicked),为大反派西方女巫首次取名为「艾法芭」,讲述她从出生、逐渐激进化、经历社会排挤,直至成为西方女巫过程,并借此探讨「邪恶的本质」是因先天还是后天影响而来。
踏入本世纪,由《女巫前传》再衍生而成的,不论是音乐剧、还是去年已上映及今年会公映的两集电影《魔法坏女巫》,透过不同创作形式而成的作品,主题仍是引导观众思考「坏」的意涵:以善意为出发点却造成恶果,跟恶意造成恶果是否能相提并论。正如宗教世界二元论般存在相对属性,善与恶两种力量对抗着,同时也共同支配这世界存在,故事/电影中的「艾法芭」与「葛琳达」亦因此而生。
宗教如道教、佛教认为善恶二元论不是对立关系,老子道德经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属互相转化共存而生出万物万有,这亦是年底公映续集《Wicked:For Good》的卖点,看「艾法芭」从恶变善的过程,正正考验导演朱浩伟的能耐。观乎第1集《魔法坏女巫》虽只拍了音乐剧第1幕,却擅用了电影的魔法、特效与美术设计,加上选角成功了一半,让他可于现有外观模式不变下,探讨更高层次的价值观冲突与转化,令下集大结局更令人期待!
嘉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