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航空发展前景 | 安业兴邦

年末年初特别多假期,香港出游的人次经历疫情屡创高峰。奈何年末两则航空灾难,济洲航空及阿塞拜疆航空的空难,除了为逝者及其家人难过,也叫人特别留神出门的航空安全问题。

  香港的航空公司全球安全排名向来名列前茅;香港国际机场全球机场排名也从疫后2023年的第33位飙升到去年的第11位,足为香港骄傲,也反映国际旅客十分满意香港机场各方各面。

  单一个圣诞节长假,累计超过266万人次出境。机管局在去年11月统计,指出过去12个月,机场客运量大幅飙升至5230万人次,按年跃升42.2%。

加强港珠合作 增协同效应

  随着三跑道系统(三跑)落成,我深信三跑能为香港国际机场提供更多更好的客运及货运力。根据机管局预计,在2035年会带来1.2亿人次旅客处理量及1000万公吨货运量的长远航空交通需求,并预期长远飞机升降量可由现时每小时69架逐步增至102架次,巩固香港国际机场在区内的领先航空枢纽地位;并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添上动力,更会为劳动人口增加12.3万个直接职位和16.5万个间接职位。

  为配合国家策略发展,满足大湾区的国际货运需求,香港机管局与珠海交通控股集团早前与珠海机场签订股权合作协议,深化港珠机场合作,为「经珠港飞」客货运服务提供更坚实基础。

  其实机管局早在2011年便委托独立顾问公司研究,发布过《香港国际机场2030规划大纲》,以三跑发展,大力扩展香港航空网络,加强主要航线服务。我认为根据最新的发展与展望,审时度势,与时并进,提早布局「一带一路」国家的民航合作,鼓励航空公司开拓新航点及增加航班。加强「经珠港飞」的直通客运服务,扩大两地机场的协同效应。

  期待机管局在规划大纲上,配合政府政策,加大力度对外宣传香港,以全球排名的优势,及三跑的前景,推出进一步的2035年甚至2040年的香港国际机场规划大纲。

曾安业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