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博物馆游 | 安业兴邦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刚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香港博物馆节》。这个博物馆节还与大湾区的博物馆联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当中包括深圳、澳门、佛山、广州等地区。
除了民间艺术及艺术精品展,当中在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举行的《工业.功业——粤港澳百年工业变迁展》和香港百年的工业发展息息相关,实在是想进一步了解祖国及香港过去百年历史发展的一次回顾。
本地不少博物馆美术馆及画廊亦非常值得游览。今天西九艺术文化区已成本地人及游客必到之地,打卡休闲固然是首选,假日更是香港人一家大小玩乐、携带宠物享受天伦乐之地。不过,近日一些关于历史发展的展览颇吸引到我,香港历史博物馆正在展出的「香港多面体展览系列」,以专题形式探讨本地的社区发展、外籍族群及海外华人的联系等课题,介绍香港独特的城市发展脉络。好像新旧交融的油尖旺,大家必定联想到它的繁华热闹及霓虹灯招牌,旺角油麻地的社区特色虽然在市区重建中不再复见,但珍贵的文化遗产却能在博物馆再现。
弹丸之地香港能有今天辉煌的成就,有赖这百多年来每一代人的努力不懈,心怀目标梦想奋斗累积而成。当中必定有一些被人忽略却意义重大的民间故事,而早前在艺穗会的「唐楼中的二战日记:从香港见证欧洲战场的中国身影」就是一个难能可贵的鲜为人知的展览。
回顾历史 以古鉴今
这展览是关于诺曼第登陆日鲜为人知的故事——二战期间,居港的中国海军军官林炳尧的日记及家书,揭示他曾于1944年6月6日在英国战舰HMS Ramillies上参与著名的诺曼第登陆。发现林氏日记及家书的过程充满巧合,是2015年在香港一栋即将拆卸的唐楼中偶然发现的,日记详细记载他与另外23名中国海军军官到英国受训、随后参与D-Day的经历。他的亲笔文章是全球现存唯一能证实中国军人曾参与D-Day的第一手历史档案。史料难能可贵,也侧面证明了香港和世界之间的联系,以及全球在危机时刻展现出的团结与坚韧精神。
个人故事如何照亮波澜壮阔的历史,这就是关于历史展览的意义所在,而且重温历史发展,定必能够温故知新,以古鉴今。
曾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