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荞因 - 一饭一蔬 | 镛融芯语

  预制菜近年大行其道,尤其疫情后更为大众接受,不但餸菜款式日益多样化,品质和制作技术也越来越专业。甚至连传统的「明炉烧味」,如今也能以预制菜的形式呈现。

  网上曾报道,惠州市的一间港式烧腊预制菜生产工厂,每天4班货柜车从惠州出发,运载着冰鲜家禽、烧腊半成品和熟食预制菜,经陆路直送香港。不出半天,这些新鲜出厂的产品便能送达香港近千家商户和食肆。

  预制菜的优势显而易见。它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烹饪时间,同时产品种类多样,能满足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对企业而言,预制菜能大幅降低成本,包括减少后勤厨房员工,提高出餐速度,从而提升经营效益。在香港这个人手短缺,成本、租金及人工高企的地方,产品稳定、还原程度高和标准化的预制菜自然受到食肆青睐。

  近几个月来,我忙于筹备新店开业,频繁往返内地采购餐具。期间顺道去试当地火红的餐厅。同事问我对这些餐厅的评价时,我说:「唔会唔好食,但又唔觉『哗』一声那般的好食,味道ok啦,当然抵食,性价比高。」但感觉总是欠缺了些甚么似的,对了,就是火候!

  预制菜虽然便利,但往往难以呈现出厨师即时掌控火候的精妙。这种细微的差别,恰恰体现了传统烹饪艺术的魅力所在。尽管在口味上可以接受,但那种源自厨师精湛技艺和用心烹调的独特风味,却是预制菜难以完全复制的。

  其实,坊间对预制菜也存在很多争议,有意见认为,尽管在生产环节受到监管,但预制菜在冷藏、运输和二次加热过程中,仍可能造成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人体必须营养素的流失,其营养和新鲜度与厨师现场即做的堂食菜式还有很大的差距。更有甚者,部分不良企业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混合低成本的劣质食材,或使用不规范的食品添加物,增加食用风险。

  报章上更是屡次报道预制菜进入婚宴和校园的话题,有消费者反映,在高级餐厅订购的婚宴套餐中,竟有近七成是预制菜,让人感到被欺骗。

  苏东坡有云:「一饭一蔬,皆有情趣,得其美味,即为人生之乐」。我们到底追求的是甚么样的美食?值得反思!

镛记酒家行政总裁
甘荞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