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打风不停市 满足市场需求 | 安业兴邦
如今谈起新冠疫情,颇有点恍如隔世之感。早前港交所宣布,9月23日起将全面实施恶劣天气不停市安排,投资者可在本港天文台发出8号或以上台风信号和黑色暴雨警告期间,如常买卖港股和衍生产品,并透过沪港通、深港通买卖内地A股等。相信没有人会对疫情时艰辛时光感到怀念,但不能否认的是,疫情期间在家工作(WFH)的潮流对推动「打风不停市」的确有一定帮助。
今次本港推行恶劣天气不停市,其中一个重要论据,就是港交所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设有恶劣天气下暂停交易安排的交易所。然而,这并不代表香港发展落后于人,因为这当中涉及不同考虑因素:首先香港是世界上其中一个历史最悠久的股票交易中心,虽然我们早在1993年已实施电子化交易,但部分行业相关基建配套,特别是银行交收方面,多年来沿用旧有做法,相比其他较迟成立的交易所,所面对的行业配套条件并不相同。
除此以外,相比香港位处华南沿岸,应对恶劣天气几乎成为每年风季「例行公事」,其他主要金融中心如纽约、伦敦和东京,位置上都属内陆地区,特别是地处赤道的新加坡降雨可能较多,但少有遇上台风吹袭。在这种条件下,过往香港在应对恶劣天气上的确需要考虑更多。
不过,随着科技发展,我们目前较以往已具备更充分条件开展全天候交易;事实上,虽然今次仍有个别中小型券商对新安排感到不安,但要在现时不断变化的市况下求存求进,企业亦需要努力参与推动行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才能抓住发展的机会。
员工在家工作配合
当然,在发展的同时,照顾员工的工作安全亦是企业基本责任,规划员工在家工作便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但正如我开首所言,过去数年疫情对香港金融行业来说,已是一个大规模的在家工作测试,相比疫情前,大部分企业已具备更好的条件去应对恶劣天气下的工作安排。
不过,相信实施新安排不代表从今以后港股永不因为恶劣天气停市。以海外市场为例,虽然各大主要市场并无极端天气下停市安排,例如2012年纽约交易所就曾因飓风停市,而东京交易所(后来与大阪交易所合并成日本交易所)在2011年311大地震后未有停市,更一度引起市场对是否应该停市的争议。特别是近期本港经历不少电压骤降、电脑系统故障等突发事故,今后如何应对和确保交易不受影响,将更考验港交所管理层的判断和智慧,以及与政府各部门的沟通。
曾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