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创科育才之路越走越阔 | 安业兴邦
科技是当今世界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驱动科技发展的引擎,今届「数码港.大学合作伙伴计划」首次加入Web3.0元素,就是要培育出更多年轻创科人才,为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添注更强大动力。
这项计划由数码港学院及数码港Web3基地主办,近日正式启动,并且获得本地11间大学支持,取录了大约50名正就读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组成的20支队伍将远赴美国矽谷著名创业培训学校——德雷珀大学,参加创业训练营,活动包括研讨会、企业参观、导师指导、商业辅导、晚宴交流,以及向矽谷投资者展示方案等。
STEM教育向来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参加计划的学生可以前往全球科技重镇接受培训,掌握行业最新趋势、激发创新思维及拓展人脉网络,这将成为他们未来创业的雄厚资本和根基。
组队赴科技重镇培训
更难得的是,20支队伍参与创业训练营后,可向数码港评审团展示具体成果,最多有13队得奖队伍,每队可获「数码港创意微型基金」的10万元种子基金资助,实践创业梦。「数码港.大学合作伙伴计划」自2015年推出至今,已为超过530名本地大学生提供金融科技范畴的专业培训,并有87支队伍已获「数码港创意微型基金」资助,开展初创旅程。
数码港一直积极培育科技人才、扶植初创企业,致力创造蓬勃的创科生态圈,身为数码港董事,我祝愿各位参加计划的同学能学以致用,实践梦想,成为香港未来创科征途上的耀目新星。
过去一段时间,香港培育创科人才常给人一种「落后于人」的感觉,但我现在却充满信心,香港这条育才之路必会越走越广阔。大家看看以下几个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最新公布的具体数据,就会明白:
第一是香港整体创科研发的开支,已由2017年的213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1亿元,上升超过40%,占GDP的比重亦由0.8%增加到1.07%;
第二是从事研发人员的数目,由2017年的3.2万人,上升到2022年的接近4万人,上升超过20%;
第三是初创企业方面,去年香港共有超过4250间,按年上升7%。数码港和科学园培育和支持的独角兽达到约有20间。这些独角兽企业合共总市场估值达数百亿美元。
人才与行业前景往往正比挂钩,每年大部分会考十优状元都挑医科来读,就是例子。香港创科行业正开启新纪元,行业生态圈日见旺盛,生机蓬勃,而伴随而来的,就是莘莘学子愤发投身其中的良性循环局面,就像参加了「数码港.大学合作伙伴计划」的那50名同学一样,坐上时代的列车,加上努力和天赋,必能找到实现梦想的方向。
曾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