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门 - 请戒掉懒音 | 慢活时代

  香港人普遍对广东话感到自豪,不但因为它是绝大部分香港人的母语,而且广东话曾经是全球华人流行文化,如电影、歌曲和电视剧集的载体,今天虽然不再是主流,但余晖犹在。广东话有九声六调,相对普通话而言声调可以更铿锵,因为贴近古声,用它来朗诵古典诗词,更觉悠扬动听。只可惜今天很多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一代,都有说「懒音」的陋习,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糟塌了我们这种古老而美丽的语言。

  我指的所谓「懒音」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错把「ng」尾音读成是「n」尾音,二是不发「ng」辅音。第一个问题十分普遍,例如把「冷」读成「懒」、「银行」读成「银寒」、「大坑」变成「大悭」、「更换」变成「巾换」等。第二个问题没那么严重但也颇普遍。辅音者,是发音时口部某种动作阻碍气流,可说是一个字的起始音,如「巴」字(ba)的「a」是母音,而「b」便是辅音。「ng」是广东话独有的辅音,如「牙」字(nga)起头的「ng」便是。不念这个辅音的话,「牙」便读成一个类近「ah」的字,而「我」便会读成「哦」了。

  我一听到别人说懒音,神经便会绷紧起来,感觉很不爽。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现在不少电视和电台的艺人,甚至新闻主播和节目主持,都有懒音,我建议这些广播机构的主管应该正视这个问题,让他们接受一些语言纠正课,免得我们的耳根再受苦,也保育好我们的母语。

前资深公务员
现任时事评论员
音乐人
杨立门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