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纪豪 - 梅雨季随想 | 无名指

  从清明到端午,几乎每天下雨,两个多月的梅雨季节,快下出抑郁症来。某日黄昏难得见到夕阳在天际线上露个面,竟惹来大批途人停步拍照。本来理所当然的景色,在这季节显得额外珍贵。

  我没有相关科学数据,但总觉得今年梅雨季特别长,这和气候变化有关吗?忽发奇想,找张今年的春牛图,看看古人智慧能否预测当代反常天气。

  小时候家里常备通胜,厚厚一本密密麻麻都是字,最有趣的当然是春牛图。长辈说,这图暗藏玄机,牵牛牧童站立位置,发髻怎么梳,年龄多大,统统都有讲究。

  现在家中没有通胜,便上网找春牛图。看雨水多不多,密码在牧童双脚。如果没穿鞋,把裤管束起,即雨水较多,不过今年牧童穿了鞋,表示较少雨水,看来一本「通书」真的不能睇到老,古人又岂能演算出环境破坏导致的气候变化呢?

  前段时间网上有很多「一秒变天」短片,大白天瞬间转黑,突来暴雨,或夹杂冰雹。以前只在电影里面看到的景象,忽然离我们很近。可惜电影看多了,影像震撼力大减,还有人留言说「我上次遇到那场暴雨更可怕!」结果一条「警世短片」变成「谁碰到过比我厉害的雨」吹水大会。

  上周末我行山路过水浪窝观星台,新雨后四周无人,我独自在仿古建筑上观天,想像明朝天文学家筑高台观星象,以毕生所学希望参透大自然奥秘,造福人类,而我们⋯⋯

  想着想着,忽然又来一场雨,我赶紧回市区,继续碳排放的日常。

资深唱片人兼乐迷
谭纪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