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老夫子」生于《乐锋报》,「萌芽」于《星岛日报》 | 猛料阿Sir讲古
「老夫子」漫画中的几位主角老夫子、秦先生、大蕃薯和陈小姐陪伴不同年代的香港人成长,老夫子漫画由王家禧(1923-2017年)创作,他在天津出生,父亲是北洋直系军阀兼东三省省长王承斌,1944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艺术系,在天津做美术工作。
他1956年来港,不久找了一份在天主教「圣华小学」负责出版学校刊物《乐锋报》等读物的工作,圣华小学位于现今薄扶林花园屋苑内,是巴黎外方传道会1951年在他们职员宿舍「太古楼」创办。自1885年起至二战前,传道会一直以香港为支援整个中国和东南亚工作的印刷及后勤基地,在薄扶林设有多间修院,包括纳匝肋修院(现改作香港大学学生宿舍)和伯大尼修院疗养院(现为法定古迹),亦因而与毗邻的牛奶公司及薄扶林村关系密切,构成一小社区,更透过不同服务和救济等与传统的地方宗教相容和共存于该小社区。
二战后,1948年薄扶林村居民自发办了「薄扶林村小学」,同一时间,附近的牛奶公司职工组成的港九牛奶公司华人职工会亦注册成立「第二间薄扶林小学」。50年代初,港英政府大力打压与或怀疑与左派有关的机构,先后取消薄扶林两间小学注册而遭杀校,圣华小学便成为该区唯一的小学及接收被杀校的学生。
王家禧在担任该校刊物编辑时,闲时在校开始画一些漫画,又用老夫子为主角,反映当时的人生百态,得校内修女批准登于校报《乐锋报》;他于60年代以笔名「萌芽」刊于《星岛日报》,颇受读者欢迎;1964年开始由吴兴记书报社出版老夫子漫画单行本,王家禧改以他长子名字「王泽」为笔名,创刊首期只有老夫子及秦先生,没有「and大蕃薯」,之后才用三人为书名至今,漫画工作后来由真的「王泽」接棒继承出版。
老夫子漫画可说是诞生于《乐锋报》,「萌芽」于《星岛日报》,走红于发行单行本,陪伴香港人成长,深受不同世代不同年龄读者喜爱。
香港史警政史
邮票钱币园艺研究者
何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