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ne Li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上海C语

  顾名思义「老师」通常是指「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但如今在内地,你可能无时无刻都听到「老师」这个称呼。从学校里的真正老师,到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亦或是有阅历的前辈,乃至所有成年人,都可以被尊称为「老师」。

  如果你是个刚入职的新人,见到同事应该怎样称呼?师傅?前辈?好像听起来很老套;先生,女士又太正式;哥呀姐呀又好似大家还没那么熟络。在香港可以很简单地直接称呼英文名即可,可在内地很多人就用「XX老师」来代替,既显示出尊敬又比较自然。以我的工作经历来说,所有的记者不分职级年龄都可统称为「媒体老师」,可以避免因为不知职级的尴尬。来到发型屋,比比皆是的「托尼老师」、「汤米老师」都在竭诚为你服务。

  虽然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但现在「老师」确实有点「通货膨胀」了。打开综艺节目,歌手、明星、流量网红、「小鲜肉」、小花都互称是「老师」。在内地最爱用「老师」的是济南人。数据显示,80%的济南市民认为所有人都可以被称作「老师」,不管是「问路」,「菜市场买菜」还是「企事业单位办事」的场合,「老师」都是济南人在打招呼时的第一选择。其实这和香港人或广东人称所有人为「靓女」「靓仔」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甚么「老师」在一众称谓中脱颖而出?称对方为「老师」,一方面在抬高对方的同时适当放低了自己,表现出充分的尊敬;另一方面又将双方关系置于较为轻松、亲密的环境中。既不像「局长」、「处长」等职务称谓那样等级分明,又不像「叔叔」、「大爷」等显得过于亲暱,也不像「老板」那样有马屁精之嫌。不过,教师群体倒是很少使用「老师」来称呼非教师人群,这大概是出于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吧。
Christine Li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