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门 - 文明街市 | 慢活时代

  儿时喜爱的活动之一,就是随父亲到街市买菜。几十年前的湾仔街市大体格局也和今天差不多,由一座室内的多层街市和散落在湾仔道、三角街一带的露天摊档组成,但秩序和衞生环境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了。旧街市是座战前建筑物,我对它的印象不佳,因为鲜活食物都集中在里面,鱼肉档十分杂乱,血腥满鼻,地面恒常湿漉漉。地下层有卖活鸡的店舖,设有个公共「㓥鸡房」,不时传出刺耳鸡叫声,用来拔鸡毛的一大锅热水冒出腾腾蒸气,臭气薰天。所以父亲进去买肉买鸡时,我宁愿留在主要卖蔬菜水果杂货的大街上。

  湾仔道近大道东那边有间豆腐制品店,不但可坐下来吃豆腐花,更有生煎饱和窝贴等小吃。一晃已是半个世纪,今天无限怀缅。湾仔街市大楼今天已局部「活化」成为豪宅,但保留了所谓「包浩斯」设计的外墙,虽然看起来有点格格不入,但总算是保育旧建筑,又不碍发展的一种手段。

  我今天仍惯常在湾仔街市买菜。新的湾仔街市处于一个屋苑内,听说是出租率达到百分百的少数政府街市。虽然那里的管理水平不错,又有空调,但与领展旗下的「鲜活街市」还是没得比。大众对领展的作风并不是一致叫好,而且商场内货物的售价一般较高,但街市的衞生和装潢比政府街市则毋庸置疑地高出一截。这种类似伦敦Borough Market的市场,集零售和饮食娱乐于一身,希望领展和政府也能在香港打造一两个。

前资深公务员
现任时事评论员
音乐人
杨立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