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洛 - Netflix将《3体》出海再归国 | 嘉洛的光影世界

        2015年刘慈欣获得科幻文学雨果大奖的《三体》是英文版,因小说经过翻译后才可以打进欧美评审的圈子内。同样情况,今天亦只有Netflix有能力将8集《3体》剧集制成最简单入门版,经串流平台推向世界。当《3体》成了话题焦点后,遂吸引拥趸、爱好者回归到原作小说,或是去年内地腾讯制作的30集《三体》剧集,因这是一次更深入、具中国特色及作者风格的改编作品。

  Netflix版《3体》卖点当然是文革场面,首集连同红岸计划、科学家死亡等情节已耗去第1部小说半本内容。余下将众主角「联合国化」成牛津五子,由单维对抗外星文明变成多维感情关系,这些改动只为要令剧集易明入脑,吸引大家追看。故此复杂部分,一些细节如三体人要400年来到地球,那款高科技头戴眼罩却可以抢先送来,还有ETO组织内容分裂等全部放弃交代,改用眩目特技及精简化剧情盖过去。不过,乐见一部中国科幻小说被改编成西方观众喜爱的作品,作为这第一大步,Netflix成功做到了,且成效不错。

  下一阶段喜爱者如何溯源?读原作小说最基本直接,收看腾讯制作的30集《三体》亦是一个选择,但要克服慢节奏及制作规模不及Netflix版等短板,可是透过这版本去解读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政治隐喻、国际形势布局仍是可以。刘慈欣小说世界是以数百年为周期,《三体》、《流浪地球》如是,在这浩瀚科幻大背景下,个人主义成不了叙事主体,反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加上对人性丰富反思:灾难因人性而降临,世界也因人性而独特,大家才可更辩证地思考现实世界。

  中小学语文教育是入门,有兴趣钻研者会上大学主修文学。由《3体》到《三体》,亦是同样道理。

嘉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