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香港下一站商机——北京 | 安业兴邦
开拓商机须具备前瞻性的商业触觉,香港商界素来头脑灵活,高瞻远瞩,哪处有发展潜力的土壤,哪处就是开垦寻梦的故乡,八、九十年代的珠三角如是,近年的大湾区亦如是。在很快的未来,我们拓展商机的足印可能会走得更远更阔——北京。
为推动首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市于2023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拟定了《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草案),在投资准入、投资促进、投资保护、投资管理、投资便利、投资服务等方面作出全面性规范,积极回应了外商的关切,毋庸置疑将令首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踏上国际化、时代化、高质化的新台阶。
由于篇幅所限 ,我只举两个最明显的例子。第一是围绕投资便利创新,条例提出了多层面措施,包括明确支持资金和数据可跨境流动,这是一大突破,连仅有的樊篱也去掉。第二是条例将外资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纳入快速协同机制及多元化矛盾解决机制,同时从优化投资管理出发,推动实现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网办。从这两项贴心措施,就可见到市政府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合法权益的决心和信心。
拍视频助外资解读政策
作为对北京投资环境有着深刻体验的一间企业,我们当然非常欢迎并期待条例最终获通过并施行,同时我亦以北京市政协的身份,向市政府提出了几点促进京港商机的建议:
其一是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在投资中更及时地获得投资项目、产业或相关政策的一手讯息,至关重要。所以我建议,当新出台政策解读时,引入专业的香港电视媒体资源与北京本地媒体资源合作,针对性地制作面向外资企业的中英文中、短视频,定向分享典型项目、重点政策的解读与示范,从而为外资企业提供更高效优质的资讯服务。
其二是香港企业是全球投资的重要力量,我们希望市政府有具体配套政策,鼓励港商参与北京投资的同时,利用自身文化优势与国际资源优势,撬动全球更广泛的投资资源,共同参与北京重点项目,如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投资。
其三是港企在全球科技产业的投资中也是非常活跃的力量之一,希望配合条例,有政策鼓励港资与北京重点高校、实验室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推进重点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走向国际化。
北京不止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近年在经济上亦急速起飞,香港商界宜认真探索,积极把握国家发展大局带来的无限机遇。
曾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