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坤 - 皆得所愿|气定乾坤

  新年新正头,派利是、𢭃利是本该开心喜庆,但生活里总难免有些「幸福的烦恼」,恐怕清官也难断。


  事缘近日有位女士在网上「呻委屈」,称自己为了环保,每年都会收集崭新的利是封循环再用,却被婆婆责怪「太寒酸」、「少少钱都要悭」,女士为此很郁闷:「难道想环保都有错?!」


  一则婆媳之辩,引发一众有共鸣者加入战团:「正方」表示重用很正常、的确更环保、「靓利是封随时贵过利是」;「反方」则认为此做法不吉利,既寒酸又交叉传播细菌……


  这种传统与新潮的碰撞、长辈与后生的差异存在已久,平心而论,大家的初衷都是好的,逢年过节讲究好意头本就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有调查指港人每年平均使用3.2亿个利是封,相当于砍伐约1.63万棵树,数目之惊人又实在不能漠然置之!


  新年要过好,环保亦重要。仔细想想,两者并不冲突啊!就以利是封为例,坊间已有用种子纸(seed paper)制成的利是封,回收之后可浇水栽种、会发芽生长,既体面又环保。顺此思路扩展下去,其实传统礼仪越多,等于为同类产品带来的发展空间也就越大。只要懂得发挥创意、善用科技,总能在延续传统与保护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自然皆得所愿、皆大欢喜。


  其实,留住年味、延续传统的方式可以有很多。走笔至此,想起一对牵手走过近半个世纪的老夫妻,他们从家里有第一台相机开始,每年都会颇有仪式感地拍一组家庭照。从芳华岁月的小俩口,到如今儿孙满堂的全家福,既是对年的传承,也是对家风的重视;每帧珍而重之的照片,讲述着时光流淌、时代变迁,也记录了平凡生活里的相濡以沫。没有铺张的排场,不必攀比利是大小,却同样「有滋有味有情」。


  在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节庆礼仪的方式或许会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但始终不变的,是人际间对真挚情感的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喜庆之余兼顾环保,其实也是为地球、为下一代积福……


  元宵佳节到,祝大家生活甜、美福气绵绵;所见即所念、所得皆所愿!
杨松坤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