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香港「波」和「探长足球」|猛料阿Sir讲古

「波」(ball)粤语是指一圆碌碌、圆氹氹的东西,ball另一意思为餐舞会,而波亦用作很多人的名字,则解与「流水」有关,谐星有「梁醒波」,派钱有「茂波」,女艺人穿得性感为「波涛汹涌」,而最搞笑有尹光唱的「数波波」,最常用是Football足球,踢波和赌波等。

踢波是香港一种非常普及的运动,喜欢踢波是亚洲的鼻祖,比南韩和日本早很多。可由香港开埠说起,踢波是由英国人传入(这用脚传球运动相信是源自中国古时的「蹴鞠」),供英军和警察锻炼体能、训练和消闲,慢慢扩展至所有政府部门和洋人圈子,1886年创立香港足球会。

警察足球队曾是一支强队,二战后普遍贪污年代,华探长吕乐因在湾仔白宫酒店有一间长房517号,他以517之名成立一支足球队,在60年代初球季曾夺乙组冠军;另一华探长颜雄于70年代中入驻足球队光华。一代名将张子岱于1967年效力星岛足球队,在《香港足球志》一书说当年的金禧杯赛事对警察队,他印象深刻:「一个月内四战警察,60、70年代警察是本地的足球劲旅,他们阵中更有龚华杰、窝利士、麦拉伦等球星,实力不俗,那时的华探长颜雄、吕乐、曾启荣和蓝江更活跃于足球圈。闻说当时的外籍警务处处长希望球队赢金禧杯贺他升职,并以每位球员一只『劳力士』表和大笔奖金作重赏,激励士气。」警察足球队,由洋人高级警官带领,返工就是踢波,这做法直至90年代初才取消。

民间华人足球因华人为主的香港足球总会于1914年创立而长速发展,南华会于同年成立。50至80年代是香港足球坛一高峰,有名震一时的3条烟,姚卓然、莫振华和黄志强(牛屎),后与何祥友合称4条烟;60年代有张子岱,更远赴英国黑池当职业球员,是史上第一位华人在欧洲打职业比赛,1968年更与弟弟张子慧加盟加拿大皇家温哥华队。

70、80年代受惠于香港经济起飞,多了一些财雄势大的商业机构赞助和之后的冠名,精工、怡和、宝路华、丽新、依波路、快译通和好易通等强队,又高薪引入外籍出色球员和教练。1990年代小阳春商业赞助在1997年因亚洲金融风暴而告终。之后,外围波明目张胆开盘及打假波,使曾是亚洲足球王国的香港跌至谷底。近年在政府努力和各方大力支持下,期望能火凤凰浴火重生,为香港再踢场好波。

何明新

■1966年华探长带同儿子出席球赛。
■1966年华探长带同儿子出席球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