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我们与NBA的距离|安业兴邦

所谓年少轻狂,年轻时少不免有一些「不实际」的梦想和目标,就如所有爱追《男儿当入樽》、爱打篮球的人一样,都会幻想过自己要去打NBA一样,长大后当然笑自己妙想天开。但是上周有幸与到访香港的CBA和NBA篮球巨星马贝利(Stephon Marbury)一聚后有点启发,觉得有时我们跟看似「不实际」的理想距离没有很远。

有看NBA的观众对马贝利应该不会陌生,这位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两次入选NBA全明星赛,2010年甫登陆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就被选为CBA全明星赛的最有价值球员,退役后亦曾担任北京勇士篮球队的总教练。

马贝利今次来港为#HOY76节目《Friday Beyond Spotlights》录制一场访谈,当日我们深入探讨马贝利成功之路,知道他年少家贫,但凭住坚毅和充满斗志的内心,一步步向他的篮球梦进发,最终得到世界肯定。

这名NBA名宿当日带上北京荣誉市民的牌和大家分享,须知道要成为北京荣誉市民不易,只有30多人有此名衔,马贝利能得到此荣誉不仅因为其体育成就,多年来他积极参与慈善活动,亦致力对中国和全球青少年产生积极和正面影响。单看他在内地社交媒体的粉丝,以及大家对他亲切的「马教练」称号,就知马贝利在国人心目中地位崇高。

当日我们走出录影厂到地区游览,在街场上跟本地青年交流一下篮球,看到马贝利无私分享和年轻人见到偶像的笑容,让我记起马贝利对梦想的热情,排除万难取得到成果后,再醉心回馈社会,更深刻体会到体育对于打造青少年更美好未来的重要性。

近日新闻看到有香港土生土长的年轻篮球员,于NBA次一级的G联盟选秀中大显身手,被华盛顿巫师的附属球队首都城Go-Go拣中,为其他香港篮球小将打了一针强心针。近年香港运动员的努力和于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的强大斗心,多次振奋鼓舞人心,也为推动香港体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运动最吸引我的地方不是奖牌和成就,而是体育的训练和比赛为我们带来的正面启示。NBA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这次与马贝利对谈提醒我和团队们,原来我们与NBA的距离可以这么近。成年了的我们,对年轻时天真的自己多一点敬佩;年轻的你们,不妨把目标放得远大一点,不尽力去追,又如何把自己推上更高层次?即使最终你未必走向年少时的目标,但这个追梦的过程一定会带领你行到最耀眼的跑道。

马贝利最近申请香港政府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有机会来港进一步推动体育运动发展,显示他对香港体育事业的认同,期待与马贝利一起为香港青年和世界运动舞台拉近一大步!

曾安业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