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一带一路迈入新阶段新愿景|安业兴邦

一连两日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早前在北京瞩目召开,多达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注册总人数超过一万人。放眼世界,这样的号召力实属少见,再次证明一带一路已成为连接全球不同国家的纽带,对促进国际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贡献。

今年适逢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高峰论坛在时间维度上更有承先启后的意义。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开幕致辞时指出,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并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综合各方解读,「大写意」指的是大规划、大蓝图、大基建,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和无远弗届的电讯网络就是联通各国的超级硬体。而「工笔画」就是在这些基础设施上具体落实和扩大经济成果,具体做法是集中开展规模相对较少,但数量大、收益高、民众直接受惠的经济和民生项目。简单来说,即一带一路进一步「落地」。

过去在许多人心目中,一带一路就是大型基建的代名词: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老挝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这些「世纪工程」对当地经济发展角色重要,但因投资额庞大,都是国企承包为主。若下一阶段能聚焦在商界可以参与的项目,例如清洁能源、人工智慧和生物医药等等,民间得益就更大了。

十年创逾42万个就业机会

道理好比人体,一带一路前阶段搭建好大骨架,下阶段就要通经脉,民间企业始终是社会最活跃的细胞。企业赚到钱,就业自然好,普罗百姓的生活就可以好起来。我相信,这也是一带一路的新愿景。

事实上,十年耕耘,各国大大小小的合作项目达三千多个,涉及投资一万亿美元,过程中便创造了逾42万个就业机会,帮助4000万人摆脱贫困,大大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质素。十年实践表明,一带一路不仅是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更可以说是属于每个人的共赢之路。

所以我十分赞成特首李家超在新一任《施政报告》中,开设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商贸办事处的建议,在「带路效应」下,这些新兴国家陆续找到发展的出路,香港加强参与度,既是商机,亦是对国家的使命。

此外,《施政报告》建议2024至2025年的学年起增加「一带一路奖学金」名额5成,以吸引相关国家学生到香港升学,人才交流「软联通」。这些都是好方向,人力资源提升,整个一带一路朝气更旺,香港必有回报。

总之,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国与国之间更需包容团结,共赢共生,一带一路这条引领各国通往繁荣发展的阳光大道必将铺得更宽更远。

曾安业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