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借鉴中英夜市经验|安业兴邦
近期香港就推动夜市讨论不绝,特首李家超上周称,要在中秋节前后推出晚间活动,而且一直跨越到新年,意味「夜市计划」为时将长达4个月。香港现时缺乏针对夜生活消费、具代表性的公开统计,但参考中国内地和英国的一些统计调查,或许可以探出端倪。
内地社交平台抖音旗下巨量引擎研究院上月发表报告,利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打卡」数据,排列337个内地城市的「夜间经济繁荣度」,排名前十的城市,除了北上广深这些传统一线城市,也包括重庆、苏州和西安等拥有相当历史文化底蕴的「新一线城市」。
政府支持起关键作用
这些城市的热门夜间活动各有特色,例如成都是逛街、购物和看熊猫,重庆是逛景区和看夜景,三亚就是看海景、住酒店。现时不少海外城市的夜间活动除了夜店、酒吧及音乐会,逛博物馆和夜间观光等文化娱乐活动亦越来越受欢迎,相当值得现时聚焦购物和餐饮的香港借鉴。
其实香港夜景也是全球闻名,是否可以多加推广?又例如香港晚上的街舞文化相当受年轻人欢迎,随着霹雳舞打入奥运和亚运大舞台,能否成为香港夜生活特色吸引游客?
至于2015年成立的英国夜间产业协会(NTIA),今年2月亦公布最新一份统计调查,指出2021年夜生活消费按年回升2成至937亿英镑,占市民整体外出消费约65%,恢复至接近疫情爆发前水平。不过受疫情影响,夜生活消费占英国经济贡献则只有4.1%。
或许英国和香港现况难以直接比较,但报告结语却值得参考。过去2年全球受新冠疫情影响,NTIA肯定小企业和自由工作者疫情期间在夜生活消费市场上的贡献,形容小企业「非常顽强」,新增职位和企业数目在疫情期间均见回升,但这些企业都面对严重的成本飙升问题,需要政府大力提供支持。
至于包括音乐人、舞者等一众自由工作者,NTIA指一旦他们消失或转行,市场就可能再也无法补充到这些知识和能力。
香港其实也存在类似情况,自从放宽防疫措施,不少食肆未有延长营业时间,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成本,灯油火蜡人工租金全都是钱,当客流不足时自然会提早关门控制成本。要重振夜生活消费、甚至整个香港零售餐饮市道,政府在政策措施上提供适切支援,为企业减轻成本负担,作用非常关键。
人才方面,其实不单止文化娱乐,餐饮行业都相当依赖人才,以香港情况而言,由来港举办演唱会的国际巨星、拥有一门好厨艺的厨师、街头Busking出色的歌手,甚至屹立庙街多年的「睇相佬」,对市场消费都可以带来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好好甄选、吸引、保留人才,才能为夜生活注入动力。
曾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