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索罟湾 岁月情 (上)|猛料阿Sir讲古

香港仔对面的南丫岛有南北两大湾,索罟湾和榕树湾。索罟湾是我成长之地,十来岁到市区工作,虽然时常回去走走,但都不太知那里的乡事。40年后回去重新了解,正如唐代高官贺知章传颂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行经海鲜酒家,伙计当我是陌生人问:「先生,吃饭未啊?」

不知是好彩还是走运,无论英治下的政府或回归后的特区政府,都「忘记」了发展索罟湾,使很多地方仍保留二战后第一批人到此开垦,以及70、80年代的模样。二战日本占领时,强迫劳役当地原居民开凿多个神风洞,及为保密把他们杀害,留传下来的悲惨往事,仍隐约飘荡于与当年无异的洞内。唯一不同是日本人的「震洋」自杀式冲锋舟早已烟销灰灭,山洞已被蝙蝠和受保护的卢文氏树蛙(爬虫学家约翰卢文John D. Romer1952年于这里一个山洞内发现)所占据。

行走索罟湾至香港仔仍是50年代开办的「全记街渡」,分别是由木帆船、大眼鸡(渔船的一种)至今中式游艇改装的街渡,第一代「全(泉)伯」已不在,交由第二和三代继续经营,最大分别是那水道以往时有乌忌白忌(蜑家人称海豚,风雨来临前水底作热便浮出水面),甚至小鲸鱼游弋,今天只有大货轮和海上垃圾,岸边灯塔仍是默默风雨无间地守护行经的船只。

码头旁的商舖海鲜酒家与以前无异,只是有些已转换新老板,最早的点心酒家「兄弟记」和「森记」已「上了岸」。「森记」当年最兴旺时,经营的海鲜酒家分别名为「南丫希尔顿Lamma Hilton」和「南丫丽晶Lamma Regent」,今天已被后来者「天虹Rainbow」所取代。第一代的海鲜酒家「周记」后继无人,走入南丫历史。当年索罟湾有一名句,中了马票(「标」音)就去阿「周」食海鲜啦!后来真的有一位叫「阿福」的街坊中了马票,有没有到阿「周」食海鲜就不知,但他在后街兴建了一栋两层高的石屋,今天仍在。(待续)
何明新 ■行走索罟湾至香港仔的「全记街渡」。
■行走索罟湾至香港仔的「全记街渡」。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