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南区记忆|猛料阿Sir讲古

潮流兴保育,甚么都说要保留和不迁不拆,是否好事,在社会向前发展和缺乏土地大前提下,值得深思。其实很多东西,留在脑海,已是美事,例如南区很多东西早已不在,但长存在我们记忆中。海盗、才女、名歌星和天后,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陪伴我们成长。

鸭脷洲东北角,今之海怡半岛住宅区,是著名海盗张保仔(1786-1822年)的堡垒。陈公哲1938年编写的香港指南介绍:「香港前有绿林之豪张保仔,曾筑𪿫垒已御官军,倘乘汽车至香岛道,远望鸭脷洲之东角,旧址在焉。」

浅水湾畔文学径有两个地标,一是著名女作家张爱玲(1920-1995年),生于上海,求学时期两度受战争影响,由往英国改在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修英国文学,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港大停课,她的学业再受影响,离港回上海就读于圣约翰大学,后因无力负担学费被逼停学,失意于学业,却得意于文学,后享誉文坛,其成名小说《倾城之恋》写于沦陷时期的上海,背景以日占时期的香港为主,「倾城」是沦陷于日军铁蹄的香港,写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故事,两人的首次邂逅就在浅水湾酒店的露台,酒店已改建,但把露台改建成露台餐厅,保留了小说中的著名场景。她于战后1952和1961年曾两次访港,地标除文字介绍外,还设置三组座椅表达她来港的经历,子弹和茶几、旧照片、书籍、笔、椅边的行李和扶手上的外套表示她1960年代初的短暂旅程和最终告别香江。

一代名歌星邓丽君(1953-1995年),故居位于赤柱,1950年代兴建的两层西式别墅,外墙为绿色,半圆形露台,室内及家具以她喜爱的粉红色及紫色为主,1988年购入,与男友保罗同住,她于1995年去世,失去爱侣的保罗翌年亦病故。故居于2000年5月至2001年8月曾对外开放,2004年出售及后被拆卸。

乐坛天后梅艳芳(1963-2003年),故居位于深水湾寿山村道8号恒安阁,2022年获批重建。她于1993年买入B2复式单位,离世前,曾在此居住约十年。我亦曾处理与她有关的案件到访过多次。这些都长留我们脑海,偶尔路过或想起,已是最美好的惦念。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