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荷兰水盖的学问|猛料阿Sir讲古

GBM、PDSM、SBStj等简写,知道是甚么吗?

疫后一切开始复常,聚会和宴会多了,一些多年未见的朋友,见面除问候你仍好吗,都再交换卡片。见他们名字后都多了一些勋章/奖章(俗称荷兰水盖)缩写,但仍沿用英治时期的英文字法,只见一大堆英文字,慢慢查字典才知是甚么!

英治时期很多港督都大有来头,曾在不同殖民地服务及获得很多荷兰水盖,有些名字后一大串英文字母,真的比水蛇春(膥)还长,有一些字典都无解释,或有多种不同解释!仍记得港督麦理浩爵士就有KCMG(全写为Knight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St. Michael and St. George),是一武爵,但识的人不多。有一些很有创意的同事便把KCMG缩写改为K(Kau够),C(Chung钟),M(Must一定),G(Go走),所以今天仍有人记得KCMG!获得荷兰水盖肯定是人生中的荣誉,振家声、显父母和光耀门楣,在中国旧社会,门楣上挂一块红布,分猪肉分双份,建屋都可像沙田「曾大屋」,在山墙加建镬耳顶,代表官爵。

其实在名字后加上荷兰水盖的英文缩写,相信很多人真的不知是甚么,例如一个医生朋友的SBStj。香港已回归20多年,相信是时候检讨沿用英治时期英文缩写表达方式,内地亦有奖章制度,相信不久香港居民便有机会为祖国服务而获颁授,例如一等功奖章和人民英雄奖等。如获奖人曾在港获得奖章便变成「人民英雄陈大仁GBM,BBS」,显得不伦不类,不中不西,又看不明。如写出来让别人不明白,是失去其真实意义的,获奖和颁奖都是想让大众知道,除了是一种个人光荣之外亦鼓励他人仿效。

在避免尴尬和出错前,是时候检讨和制订指引作出明确的指示了。例如「陈大仁,大紫荆勋章、金紫荆星章、一等功奖章、荣誉勋章、香港警察卓越奖章、香港警察荣誉奖章」,总比「陈大仁,G.B.M.、G.B.S、一等功奖章、M.H.、P.D.S.M.、P.M.S.M.,清楚和工整,更有光荣感。

另一方面,英文缩写在不同机构和地方亦有截然不同解释,可能引起误会和不快,例如DBA,学位就是「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而在救护和纪律部队则解作「Dead Before Arrival」(到场前已死亡)。名字后加DBA,有人看是博士,有人看则是大吉利是!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