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榕榕(Ruby) - 标奇立异|榕榕细语
最近不同品牌都推出了一些造型怪异的鞋子,我会形容为标奇立异。但无可否认,不同行业在营销上都需要不寻常的事物配合宣传,才能增加记忆点。例如早前一场春夏服装秀,品牌AVAVAV便借模特儿跌倒而成为大众的记忆点,甚至最后谢幕设计师本人也同样地做出跌倒动作。今季又有另一品牌在模特儿于台上行走时扯甩其衣服,借以展示出衣服另一设计。这些古怪的行为,无他只为博取大众目光。
在商言商,用出位手法擦存在感是有必要的,问题是出位点落在哪里才能吸引观众眼球同时,又不会带来反效果。始终大多消费者选购货品取向仍相对保守和大众化,如果产品过份标奇立异,就会令人失去购买的冲动。以自己曾经作为时装设计师的经验,在预备时装秀的时候,的确会把某些货品当作时装秀中的天桥款,预料到这些款式未必合乎大多数消费者口味,但为何仍然要制作呢?说穿了就是给大众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可以帮助品牌定位,又能收到宣传效果。其他时装单品则多属「易入口」款式,日常生活上能轻松穿搭。
在时装界中,一直都有出现一些独特设计来为品牌定位。从前这些所谓天桥款需要特别订制,设计其实只是在剪裁或颜色配搭上夸张一点,总体来说都是容易配衬,不会极端地浮夸,但现在愈来愈多时装品牌出现一些「骑呢」设计,没错能给人留下记忆点,但能否吸引消费者支持又另作别论。
好像英国设计师品牌CHRISTIAN COWAN一对天线得得B靴子,外形极度「骑呢」,但竟索价25,000美元?或许有人真心欣赏其创意,不介意以高昂价钱入手。另一例子是创意团体MSCHF将小飞侠阿童木的小红靴实体化,这双鞋子浮夸得难以配衬,一双官方定价350美元的鞋子,在网上却炒贵4至5倍。
除了新进品牌为吸引大众注意各出奇招,最近这种「骑呢」风亦蔓延至耳熟能详的时装品牌。Loewe最近发布的2023秋冬时装,便将推出一双化妆扫高跟鞋。以实用的角度来看确实存疑,将化妆扫紧贴鞋跟,某程度上就变成了扫把般,在外形上榕榕认为是有美感的,但谈到实用性绝对是零。重点是实际穿上时,鞋跟的化妆扫受力,扫的毛发会挤压向外散开,行走时就变得不美观。换个角度看,其实也可视之为艺术品,完全能够想像若干年后某些专题展中,会回顾品牌这个大胆创新的设计。
虽然一些创新又奇特的设计我们未必能完全接受,但也不失为一个好现象。科技日新月异,现在时装界都根据大数据分析大家的消费模式,再去配合市场需要,以致设计往往局限于一些主流元素。有品牌愿意继续创新、展现创意,而非纯粹配合市场,其实非常难得。榕榕亦乐意看到更多有趣设计。
冯榕榕(Ruby)
在商言商,用出位手法擦存在感是有必要的,问题是出位点落在哪里才能吸引观众眼球同时,又不会带来反效果。始终大多消费者选购货品取向仍相对保守和大众化,如果产品过份标奇立异,就会令人失去购买的冲动。以自己曾经作为时装设计师的经验,在预备时装秀的时候,的确会把某些货品当作时装秀中的天桥款,预料到这些款式未必合乎大多数消费者口味,但为何仍然要制作呢?说穿了就是给大众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可以帮助品牌定位,又能收到宣传效果。其他时装单品则多属「易入口」款式,日常生活上能轻松穿搭。
在时装界中,一直都有出现一些独特设计来为品牌定位。从前这些所谓天桥款需要特别订制,设计其实只是在剪裁或颜色配搭上夸张一点,总体来说都是容易配衬,不会极端地浮夸,但现在愈来愈多时装品牌出现一些「骑呢」设计,没错能给人留下记忆点,但能否吸引消费者支持又另作别论。
好像英国设计师品牌CHRISTIAN COWAN一对天线得得B靴子,外形极度「骑呢」,但竟索价25,000美元?或许有人真心欣赏其创意,不介意以高昂价钱入手。另一例子是创意团体MSCHF将小飞侠阿童木的小红靴实体化,这双鞋子浮夸得难以配衬,一双官方定价350美元的鞋子,在网上却炒贵4至5倍。
除了新进品牌为吸引大众注意各出奇招,最近这种「骑呢」风亦蔓延至耳熟能详的时装品牌。Loewe最近发布的2023秋冬时装,便将推出一双化妆扫高跟鞋。以实用的角度来看确实存疑,将化妆扫紧贴鞋跟,某程度上就变成了扫把般,在外形上榕榕认为是有美感的,但谈到实用性绝对是零。重点是实际穿上时,鞋跟的化妆扫受力,扫的毛发会挤压向外散开,行走时就变得不美观。换个角度看,其实也可视之为艺术品,完全能够想像若干年后某些专题展中,会回顾品牌这个大胆创新的设计。
虽然一些创新又奇特的设计我们未必能完全接受,但也不失为一个好现象。科技日新月异,现在时装界都根据大数据分析大家的消费模式,再去配合市场需要,以致设计往往局限于一些主流元素。有品牌愿意继续创新、展现创意,而非纯粹配合市场,其实非常难得。榕榕亦乐意看到更多有趣设计。
冯榕榕(Ru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