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元堂讲医D——中医浅谈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相当常见的骨头代谢性疾病。中医理论认为,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痿」、「骨痹」、「骨枯」范畴,源于人体的肾、脾、胃、肝以及血瘀等因素,患者多为长期过度劳动、气血不足或年老肾气亏损者。
骨质疏松 中医有法

中医根据临床经验,主要将骨质疏松患者分为四大证型,分别为「肝肾虚损」、「肾阳不足」、「肾阴不足」以及「气滞血瘀」等,而中医则会对症下药,多以中药治疗,或在经中医师判断认为合适后,以针灸、推拿帮助改善骨质疏松的方法。

其中针灸便是安全、稳定、少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中医能透过针灸治疗以达补肾壮骨、调补肝脾的效果。例如可取穴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任脉等,较多使用肾俞、足三里、脾俞、三阴交等,并以毫针刺法、电针、温针、火针、皮肤针、耳压、灸法等方式刺激穴位以起疗效。
简单汤水 益肾健骨

若患者注意到个人可能有骨质疏松状况,除了需向医师求医外,初期亦可以汤水辅助,改善个人体格。其中如熟地补肾汤,便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可以帮助患者对抗骨质疏松。

这款汤水的材料有:龟板8钱、杜仲4钱、鳖甲8钱、熟地8钱、杞子3钱、山萸肉2钱、淮山5钱,以及合桃适量。煮法是将所有药材加入瘦肉或猪骨共同煲煮,以八至十碗水煲成四碗水,患者可分两日饮用,每日两碗。惟患者须注意饮用不能过密,应以每星期一次为宜。

龟板有滋肾潜阳,益肾健骨的功效,而杜仲亦可补益肝肾,调理冲任二脉,这些汤水材料配合可说相当适合骨质疏松患者饮用。不过,患者有感骨质疏松情况,最好也是尽早咨询专业中医意见,病向浅中医。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