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强 - 读者回复诚征巧合故事(一)|科普空间
我从来觉得自己这个小专栏没人读,原来不是。之前的一篇《诚征巧合故事》收到了回音,大喜。
A跟我细说她的故事:三十多年前的一个下午,A帮丈夫打电话给一家基金公司查询资料,听电话的小姐很有礼貌地回答负责同事午膳未回,请A留下姓名及电话,待同事回来后覆。A说不用了,正要挂上电话时,对方突然问A:妳是否姓X?是否读XX小学的?原来,A是她失散了十多年的小学同学!虽然大家升读不同的中学,老同学后来又去了加拿大上大学,大家仍然保持联络。但后来各有各搬屋,在那个不用说WhatsApp、微信,连电邮也未太普及的年代,仅靠书信联络,一搬屋便容易失联。到A结婚时,她曾多方查探老同学的消息,想邀请她参加自己的婚礼,可惜事与愿违。
在电话中相认后,她俩当晚便约出来见面。原来老同学接听A的电话完全是个巧合——她正要外出午膳,路过同事的办公桌,A打去的电话刚刚响起,她便代同事接,就这样在电话中凭声音认出A来。之后的三十年,A曾移居外国多年,老同学则回流香港,但双方一路保持联络,因为大家非常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巧合重遇。缘份这回事,有时真的奇妙得没话说。再次感谢A提供故事,祝友谊永固。
陈家强
A跟我细说她的故事:三十多年前的一个下午,A帮丈夫打电话给一家基金公司查询资料,听电话的小姐很有礼貌地回答负责同事午膳未回,请A留下姓名及电话,待同事回来后覆。A说不用了,正要挂上电话时,对方突然问A:妳是否姓X?是否读XX小学的?原来,A是她失散了十多年的小学同学!虽然大家升读不同的中学,老同学后来又去了加拿大上大学,大家仍然保持联络。但后来各有各搬屋,在那个不用说WhatsApp、微信,连电邮也未太普及的年代,仅靠书信联络,一搬屋便容易失联。到A结婚时,她曾多方查探老同学的消息,想邀请她参加自己的婚礼,可惜事与愿违。
在电话中相认后,她俩当晚便约出来见面。原来老同学接听A的电话完全是个巧合——她正要外出午膳,路过同事的办公桌,A打去的电话刚刚响起,她便代同事接,就这样在电话中凭声音认出A来。之后的三十年,A曾移居外国多年,老同学则回流香港,但双方一路保持联络,因为大家非常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巧合重遇。缘份这回事,有时真的奇妙得没话说。再次感谢A提供故事,祝友谊永固。
陈家强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