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门 - 我们不是花生友|慢活时代

梁栢贤医生指自今年五月起,新一波疫情死亡率降至跟季节性流感相若的0.098%,政府大为劳气,医衞局长卢宠茂形容为一些不了解前线医护工作的人在「食花生」,无视死者的不幸,也误导市民轻视疫情。我认为,卢局长是位有心人,甫上场放宽了几项无效兼扰民的防疫措施,但他这说法是言重了。梁医生并不是甚么路人甲,而是前任医管局行政总裁,不可能不了解前线医护人员,而且其说法并非一家之言,本地不少权威性的医学专家亦表认同。

俗语所谓「食花生」者,是一个事不关己的人,观看别人相争当作一场娱乐。梁医生及其他专家之见不一定,但不应被介定为「花生友」。在这层意义上,我们都不是「花生友」,因为每一名港人仍在水深火热中为疫情争扎,有切肤之痛,眼看着所有与我们各方面条件相若的国家都快速复常,我们今天的处境,实在极不合理,也对自己十分不公。

姑勿论政府用疫情至今(而不是近期疫苗接种率有所提升后)的总死亡人数来计算病死率是否正确,自从当局容许染疫者居家治病,大家心知肚明没有上报的个案远比上报的多,但政府今天仍用每日确诊个案、住院人数、病死率等数字来衡量社会的风险,意义不大。即使新冠病死率真如特首说是六倍于流感,又如何?

政府不可能保证没人病死,责任是尽量催谷疫苗接种,和为染疫的人提供最好的医疗,而不是为一群无理拒绝打针的人而牺牲几百万人的利益。政府也有责任保证医疗系统不被拖垮,但留院的重症及危殆病人数目,加起来一直维持在百多个上下,被拖垮之说是否有点夸张?
杨立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