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杰 - 英女皇缺席|桃花源

英国国会五月十日举行二○二二至二三年开议大典,原本一直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主持,但白金汉宫星期一晚临时发布声明,由于行动不便,女皇决定今年不出席典礼,由查理斯王储代为宣读御座致辞。

这是伊利沙伯二世在位七十年期间,除两次因怀孕未能主持之外,近六十年来首度缺席。

按照传统和先例,当君主缺席时,议会将由上议院专员组主持开幕,大法官宣读君主致辞,维多利亚女皇、乔治五世及女皇的父亲乔治六世都未能出席时,都是如此安排。

但是昨天女皇打破了这一传统。传统是英国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份,但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甚么时候变,用怎样的方式变,并无明文规定,正如英国的宪法。关键是一切改变,来得水到渠成,尽在不言中。

女皇缺席今年的典礼,在她一向的宝座上放的是皇冠,重逾三磅。据说,以往女皇在出席典礼前夕,会从伦敦塔调取皇冠,先行试戴,适应重量,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有名言「戴着皇冠的头上也顶着不安」(Uneasy lies the head that wears the crown),后来被转化成「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莎士比亚这句话,形容的是身为君主的风险,因为权力容易招致杀身之祸,但从光荣革命至今,英国的政治制度已经为君主找到了安全感,把荣耀和权力分割。

大多数英国人看到近六十年来未曾见之场面,都和在场的查理斯王子一般,难免忧伤,因为大半个世纪女皇的身影巍然不变,令人产生恒常的错觉,感觉非常安定。

但是女皇最终会有缺席的一日,在前日的典礼上,女皇的安排打破传统,是细心地提醒所有人,这一天将会到来。对于英国,这是一个历史的时刻,一切的转变,从细微处开始发生,如流水般平静。
陶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