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纪豪 - 麻将如爱情|无名指

偶然看到一个清谈节目,荷里活影星Julia Roberts自认喜欢打麻将,逢星期二开局,看来比很多中国人更爱这门「国粹」。麻将的历史并不长,普遍认为是从明朝流行的马吊牌演变出来,近似现在的花式和玩法要到清末才出现,并开始叫做麻将,后来也叫麻将。那时打牌是潮流玩意,民初很多文人都爱打,其中胡适、徐志摩、老舍等都是将友。同一时间,麻将亦传到国外,所以外国人打牌的「年资」并不浅。

我没和外国人打过麻将,却曾在旁边观战。他们把麻将当成游戏,打得轻松,不太在意胜负。

Julia Roberts如此形容打麻将:「通过随机抽牌,把混沌变成秩序。」这个领悟不错,可是没提到四个人的互动关系。外国人似乎更专注自己的牌,少管其他三家,一旦出铳,只怪运气不好。

胡适打牌的运气很差,差到总觉得「麻将里头有鬼」。他在美国留学时就爱打,除了读书就是打牌,试过一个月打十几天。打得多,输得更多,最终因爱成恨。嘴里说要戒,却又每次为自己编借口去打牌。后来,他索性「唱衰」麻将,说是不长进的民族才玩,差点没把它说成祸国殃民。

胡适的「麻将祸国论」,不知有几分真心,但梁启超的「麻将救国论」似乎很认真。他说,中国和外国竞争,「即使前三圈都输了,仍有翻本的希望」,这种坚韧的精神能在麻将枱上锻炼出来。中国人和麻将是宿世姻缘,不论是胡适的苦恋,抑或梁启超的大爱,都不讲道理,像极了爱情。[email protected]
谭纪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