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让居港书法家露一手|猛料阿Sir讲古

港铁是二○○七年底,九广铁路和香港地铁合并而成,分别于一九一○和一九七九年通车,为追上时代,无论车卡和路轨上的枕木等都已改变,唯独一九七九年地铁通车时使用的中国书法书写车站名称未见有改变,近期更因土瓜湾站命名的「土字」加上一点变成「圡」,引起争议。究竟应不应引用古字值得商榷,中国古字很多,例如「茶」字源于「荼」,今天意思已大不同,如今天把「上茶楼」,改成「上荼楼」一定有问题和不正确。

另一方面书法是源于古书法家,而不是像英文的copy book照「吸」出来,而是要加上人和地的风格,因人和地是不断进步和演化,而不是翻阅几本古籍可以找到。
香港近年的书法发展非常快,每年都有很多大大小小不同的书法展,都展现居于香港的人超强活力和澎湃的本地文化。但很可惜,每次展览后,只有放回货仓,未见有地方让该些铁画银钩公诸于世。

如香港过往的涂鸦,当时都被投诉而要召唤警察拉人,街头书法家九龙皇帝曾灶财,当年被控不同罪名被押上法庭时,法官都怕了他,频频说My God(我的天)。今天他的香港「御笔」书法已登上艺术殿堂,走入香港M+博物馆,可惜仍未有一车站使用。另一方面,数十年来高高挂于香港大街小巷的广告招牌,字体源用的称为「李汉港楷」,是香港另一特色书法。

所谓我笔写我心,不是远离这都市的人可书写到香港书法,如近年香港也有很多年青的书法家,他们都写出一手很有香港特色的「港楷」。农历年时我曾走访各区,见有很多小摊档都有不同的香港书法,无论方式和风格都很能看出,只有居于香港和香港一起呼吸才可写出香港特色的「港楷」。

之后走入港铁站,感觉站上的字体和香港味道字体相去甚远,只是硬绷绷和冷冰冰印于墙上,欠缺一种说不出来的香港味道。忽有奇想,希望下一次港铁再有车站命名时,香港卧虎藏龙,无数高手在民间,可给居港书法家一次机会,公开征稿让他们露一手。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