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防疫措施反让百姓「水深火热」|北漂见闻
香港过去一周尽管新冠病毒感染个案每日仍新增几百宗,但社交距离措施逐步放宽,使其成为全中国唯一一个正式将防疫策略转向「共存」的城市。
然而,内地依然坚持「动态清零」。上海自从4月初封城以来,不仅丝毫未见松动,防疫措施近乎荒诞的僵化和一刀切操作,更让民众进一步陷入水深火热中。
据笔者的一位上海亲戚描述,其所在社区每天都要求居民落楼做核酸检测,但每次核酸均大排长龙,人群聚集使得检测站反而成为「大型交叉感染现场」:一些居民原本好地地留在家中,谁料出门核酸做做下却由「阴」转「阳」,导致社区感染个案始终高居不下。
如今,由于上海的绝大部份医疗资源都投入到「清零」,其他疾病紧急呼叫白车不得不等候数小时。社交网络上有不少人分享,眼看着自己的至亲,因被耽误治疗而病情加重甚至离世。有网友戏称,当下除了不能因新冠死,其他无论如何死去都无人理。更有批评直指,世界上不止只有新冠肺炎一种病!
上海对于感染病例的做法,是无论老幼尽可能将其转入「方舱医院」。这也导致许多八、九十岁的阳性长者,亦被防疫人员强行带走;此前更一度有将阳性的婴幼儿集中收容在一个室内空间,却又缺乏看护人员的情况。
然而,社交网络的分享显示,转送方舱的过程亦堪称十分混乱。一些阳性患者被带走后,并未直接前往指定地点,而是在巴士上待了数小时。而到了所谓的方舱医院后,却发现医院尚未准备好,床舖仍需患者自行搭建。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然而,内地依然坚持「动态清零」。上海自从4月初封城以来,不仅丝毫未见松动,防疫措施近乎荒诞的僵化和一刀切操作,更让民众进一步陷入水深火热中。
据笔者的一位上海亲戚描述,其所在社区每天都要求居民落楼做核酸检测,但每次核酸均大排长龙,人群聚集使得检测站反而成为「大型交叉感染现场」:一些居民原本好地地留在家中,谁料出门核酸做做下却由「阴」转「阳」,导致社区感染个案始终高居不下。
如今,由于上海的绝大部份医疗资源都投入到「清零」,其他疾病紧急呼叫白车不得不等候数小时。社交网络上有不少人分享,眼看着自己的至亲,因被耽误治疗而病情加重甚至离世。有网友戏称,当下除了不能因新冠死,其他无论如何死去都无人理。更有批评直指,世界上不止只有新冠肺炎一种病!
上海对于感染病例的做法,是无论老幼尽可能将其转入「方舱医院」。这也导致许多八、九十岁的阳性长者,亦被防疫人员强行带走;此前更一度有将阳性的婴幼儿集中收容在一个室内空间,却又缺乏看护人员的情况。
然而,社交网络的分享显示,转送方舱的过程亦堪称十分混乱。一些阳性患者被带走后,并未直接前往指定地点,而是在巴士上待了数小时。而到了所谓的方舱医院后,却发现医院尚未准备好,床舖仍需患者自行搭建。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