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清零」与「共存」之争下的经济民生|北漂见闻
过去一周,新冠疫情大流行「第五波」在香港趋缓,但另一个内地的国际化城市上海,却仍在处在抗疫的风口浪尖。
上海自从3月下旬分批封控,到4月全面封城至今已将近一个月。围绕防疫策略应该持「清零」或转向「共存」的争论亦愈演愈烈,某些传媒撰文将防疫方式分歧上升到关乎「国本」,甚至将其比作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文明之争」。可见这已不是单纯基于科学的理性讨论。
不幸的是,这种「角力」的代价相当惨烈。民生层面方面,笔者社交网络上不断看到来自同事朋友的分享,他们不仅人身自由受限,就连吃饭也成了问题。全市的瓜果蔬菜、鸡鸭鱼肉供应都因为封城而中断,全民都要晨早起身才能在网购平台上「抢」餸。即便能如此,能抢到的亦只是萝卜、番薯等梗茎类蔬菜,而且以前一餐的饭量不得不分为两餐食,或者将一日三餐减至两餐。除此之外,网络上亦出现一些个案,受疫情影响白车无法及时抵达家中,或者因医院无瑕接受急诊病人,导致有其他疾病的人士因此延误治疗而身亡。
经济层面方面,上海持续封城亦使得企业面临严峻挑战。4月中旬以来,电子、汽车行业的商业领袖陆续发声,指出如果上海不能复工,周边的供应链都将出现问题,5月后所有相关科技及制造业工厂不得不停产。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上周亦代表该国在当地的商会,向政府递交恳请尽快复工的信函,力呈持续封城对制造业的长期不利影响。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上海自从3月下旬分批封控,到4月全面封城至今已将近一个月。围绕防疫策略应该持「清零」或转向「共存」的争论亦愈演愈烈,某些传媒撰文将防疫方式分歧上升到关乎「国本」,甚至将其比作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文明之争」。可见这已不是单纯基于科学的理性讨论。
不幸的是,这种「角力」的代价相当惨烈。民生层面方面,笔者社交网络上不断看到来自同事朋友的分享,他们不仅人身自由受限,就连吃饭也成了问题。全市的瓜果蔬菜、鸡鸭鱼肉供应都因为封城而中断,全民都要晨早起身才能在网购平台上「抢」餸。即便能如此,能抢到的亦只是萝卜、番薯等梗茎类蔬菜,而且以前一餐的饭量不得不分为两餐食,或者将一日三餐减至两餐。除此之外,网络上亦出现一些个案,受疫情影响白车无法及时抵达家中,或者因医院无瑕接受急诊病人,导致有其他疾病的人士因此延误治疗而身亡。
经济层面方面,上海持续封城亦使得企业面临严峻挑战。4月中旬以来,电子、汽车行业的商业领袖陆续发声,指出如果上海不能复工,周边的供应链都将出现问题,5月后所有相关科技及制造业工厂不得不停产。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上周亦代表该国在当地的商会,向政府递交恳请尽快复工的信函,力呈持续封城对制造业的长期不利影响。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