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料阿Sir讲古|子夜鸣炮迎2022
每次和朋友到铜锣湾避风塘岸边,旧怡东酒店对面,重新开放的警官会所(一九八六年启用,二〇一五年交港铁拆卸让路兴建沙中线地底工程,竣工后原址重建八月重新启用)饮茶,正午前一定提醒朋友留意怡和午炮的炮声,免吓到跳起。
怡和午炮位于警官会所东侧,装嵌在怡和洋行的北向海边炮台,每天中午鸣放礼炮一响,鸣炮前穿整齐制服炮手须先敲打挂在栏边的铜钟八次。传闻源自开埠初期怡和公司从政府成功投得现时东角道一带(原称鹅头咀)新填海地用作总部及仓库,鸣炮敲钟报时和提醒员工上午工作时段结束。另一传说是怡和当时拥有大砲衞队,每逢公司大班抵港或离港,必鸣放礼炮致敬,在一次鸣炮仪式,震耳欲聋炮声把刚巧在海港军舰上的海军指挥官吓了一跳,结果海军命令怡和每天正午须鸣炮一次报时。
真正原因,无从稽考,但一八七〇年一月三日的孖剌西报(早期的英文报纸,一八五七年十月一日创刊)有此报道「纵使香港向英国上缴大笔军费,香港政府都决定停止这每天鸣炮报时服务,怡和早期创办人马挌尼克(Magniac)、渣甸(Jardine)和马弗森(Matheson)等人决定自行购买一门礼炮,延续每天的午炮。」
另一方面,现时的怡和礼炮(速射炮)原属香港水警拥有,原置于尖沙咀旧水警总部小花园内,是四号水警轮甲板上的「三磅(炮弹)哈克开斯式海军速射炮Hotchkiss Mark I three-pound quick-firing naval gun」,该警轮于一九四六年七月遇难沉没,七名船员殉职,轮上速射炮后在油麻地政府船坞一工场内寻回,直至一九五二年由韦能(Ray White)购回及重置在小花园内。怡和在二战前使用的是一门「前装炮muzzle loading cannon」,在日本侵略香港时被抢走及运回日本,从此消失,午炮于日占时期销声匿迹,战后怡和获皇家海军送赠一门「六磅(炮弹)哈克开斯式海军速射炮Hotchkiss Mark I six-pound quick-firing naval gun」,一九一五年制造,原装在英国皇家海军战舰HMS President号,于二战后退役,该速射炮于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六一年装置于怡和炮台鸣放午炮。
一九六〇年因投诉炮声太大的人和机构不断上升,加上六磅炮弹供应短缺,如何继续这传统是一头疼问题,同年十月怡和大班T.M.Parsons柏信看中置于尖沙咀水警总部小花园的「三磅哈克开斯式海军速射炮」,他跟警务处助理处长戴磊华(Edward Tyrer,一九六六年十二月至一九六七年七月担任警务处长)商量及希望交换,戴磊华一口答应了,引起当时很多水警人员不满,但交换仍于一九六一年五月进行,自此原为怡和的「六磅哈克开斯式海军速射炮」就置于尖沙咀水警总部小花园直至一九七四年随水警总部迁至西湾河旧码头海边至今。而原置于尖沙咀水警总部小花园的「三磅哈克开斯式海军速射炮」便从此肩负午炮的重责。
一九八九年开始,只须捐款三万三千元或以上给公益金,便可以获安排鸣放午炮。现除每天鸣放的午炮外,每年踏入元旦还有「子夜鸣炮」 送旧迎接新岁。
何明新
怡和午炮位于警官会所东侧,装嵌在怡和洋行的北向海边炮台,每天中午鸣放礼炮一响,鸣炮前穿整齐制服炮手须先敲打挂在栏边的铜钟八次。传闻源自开埠初期怡和公司从政府成功投得现时东角道一带(原称鹅头咀)新填海地用作总部及仓库,鸣炮敲钟报时和提醒员工上午工作时段结束。另一传说是怡和当时拥有大砲衞队,每逢公司大班抵港或离港,必鸣放礼炮致敬,在一次鸣炮仪式,震耳欲聋炮声把刚巧在海港军舰上的海军指挥官吓了一跳,结果海军命令怡和每天正午须鸣炮一次报时。
真正原因,无从稽考,但一八七〇年一月三日的孖剌西报(早期的英文报纸,一八五七年十月一日创刊)有此报道「纵使香港向英国上缴大笔军费,香港政府都决定停止这每天鸣炮报时服务,怡和早期创办人马挌尼克(Magniac)、渣甸(Jardine)和马弗森(Matheson)等人决定自行购买一门礼炮,延续每天的午炮。」
另一方面,现时的怡和礼炮(速射炮)原属香港水警拥有,原置于尖沙咀旧水警总部小花园内,是四号水警轮甲板上的「三磅(炮弹)哈克开斯式海军速射炮Hotchkiss Mark I three-pound quick-firing naval gun」,该警轮于一九四六年七月遇难沉没,七名船员殉职,轮上速射炮后在油麻地政府船坞一工场内寻回,直至一九五二年由韦能(Ray White)购回及重置在小花园内。怡和在二战前使用的是一门「前装炮muzzle loading cannon」,在日本侵略香港时被抢走及运回日本,从此消失,午炮于日占时期销声匿迹,战后怡和获皇家海军送赠一门「六磅(炮弹)哈克开斯式海军速射炮Hotchkiss Mark I six-pound quick-firing naval gun」,一九一五年制造,原装在英国皇家海军战舰HMS President号,于二战后退役,该速射炮于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六一年装置于怡和炮台鸣放午炮。
一九六〇年因投诉炮声太大的人和机构不断上升,加上六磅炮弹供应短缺,如何继续这传统是一头疼问题,同年十月怡和大班T.M.Parsons柏信看中置于尖沙咀水警总部小花园的「三磅哈克开斯式海军速射炮」,他跟警务处助理处长戴磊华(Edward Tyrer,一九六六年十二月至一九六七年七月担任警务处长)商量及希望交换,戴磊华一口答应了,引起当时很多水警人员不满,但交换仍于一九六一年五月进行,自此原为怡和的「六磅哈克开斯式海军速射炮」就置于尖沙咀水警总部小花园直至一九七四年随水警总部迁至西湾河旧码头海边至今。而原置于尖沙咀水警总部小花园的「三磅哈克开斯式海军速射炮」便从此肩负午炮的重责。
一九八九年开始,只须捐款三万三千元或以上给公益金,便可以获安排鸣放午炮。现除每天鸣放的午炮外,每年踏入元旦还有「子夜鸣炮」 送旧迎接新岁。
何明新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