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料阿Sir讲古——芭乐、释迦、伍锦甜橙和奇异果

  北宋苏轼著名诗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如他生于今天的香港,一定会惊叹香港虽然自家出产水果不多,却能吃到世界各地种类繁多和价廉物美的四时水果。近期因国内发现来自台湾的水果「释迦」、「凤梨」和「莲雾」内藏有害生物「大洋臀纹粉蚧」(介壳虫) ,暂停进口,有部份亦运到香港来,很多人才慢慢认识到这类水果虽然名字与香港不同,但其实香港市场很早已有这类水果了,只是商人用了该些水果在当地的名称,听来有点特别和矜贵一些,以广招徕。「释迦」在香港称为「番鬼荔枝Sugar-apple」,只是品种有点不同,外形似佛头所以在台湾称之为释迦;「芭乐」在香港称之为「番石榴Guava」,又叫「花稔」、「女人狗肉(相传是补身的)」和「鸡屎桔(熟透时有鸡屎味)」等,台湾称芭乐,源自台语的「林拔仔」,以往香港出产的番石榴亦非常有名,有「胭脂红」等品种,但在九十年代受外来害虫入侵,果实未成熟就掉下,至今仍未见复产;「莲雾Wax-apple/ Bell-fruit」香港都有种植,因味道淡不好吃,一般只用作观赏,仍记得八十年代在铜锣湾利园山道的警察报案中心Police Reporting Centre外植有多棵,红红的果实成熟后跌到马路上,引来很多蚊滋,香港称之为「木蒲桃」,因近似当时食用的「水蒲桃(现已很少见了)」,东南亚称之为「水蓊和天桃」等名字。
  中国有名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水土异地而有所不同,是不同环境所产生的不良作用,但今天看来又不一定是变坏的,美国的新奇士Sunkist橙,又称金山橙,是早年由中国湖南辰溪县移植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unkist就是辰溪的拼音,由中国果农伍锦改良及培植成美味的甜橙,所以早年香港称之为「伍锦甜橙」。而今天纽西兰出产有名的「奇异果 Kiwi Fruit」,亦是源自中国「猕猴果/桃」(因猴子很喜欢吃而得名)的改良品种,所以今天中国仍是这类果实(又称白羊桃)最大的生产国,在内地很易买到,根据历史记载猕猴果种子于一九○四年由旺格鲁伊女子学院Wanganui Girls College教师玛丽富雷泽Mary Fraser从中国湖北宜昌(她探访正在该处任教的妹妹)带回新西兰,后交花王亚力山大艾莉森 Alexander Allison栽种后结出果实,因有醋栗味,当时称之为「中国醋栗 Chinese Gooseberry」,之后成功大量栽种及在一九五○年代外销到美国,因税务和当时中美对立等原因弃用「中国醋栗和甜瓜」等名,改以外形似纽西兰国鸟Kiwi名为「Kiwi fruit奇异果」,远销全世界。
  今天多国都有奇异果出产,为增强竞争力,已培植出不同种类,例如称之为「阳光金果的Zespri奇异果」 ,虽然营养价值相若,但果皮上已没有毛和更可口。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