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耀」未来——太阳能板有不同款式

  自从港府推出「上网电价」计划,愈来愈多人了解到安装太阳能板、参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好处,惟普罗大众对太阳能板的认识仍然有限,笔者藉今期专栏跟大家概述不同款式太阳能板的差异。
  香港市面常见的太阳能板有三种,分别为薄膜太阳能板、单晶硅太阳能板,以及多晶硅太阳能板。先说薄膜太阳能板,因为其发电效率相对低,性价比无法跟晶硅太阳能板竞争,现时已被逐步淘汰。而单晶硅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亦已经超过多晶硅太阳能板,前者的电池效率已达21.5%;后者的电池效率则为20%左右。因此,目前大部份用户均选择单晶硅太阳能板。
  晶硅太阳能板有大板和小板之分。大板是由72块太阳能电池片封装组成;小板则由60片电池片组成。现时每块大板可产生540瓦电能;每块小板则可以产生450瓦电能。
  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一般大的项目都会选择大板,因为可以降低每瓦电力的安装及器材成本。同时可提高每平方米的装机容量,充份利用空间。不过,由于香港的建筑物环境比较复杂,狭窄的空间不利太阳能板的搬运,故不少村屋项目为了搬运设备,施工时被迫选用小板,而牺牲了装机容量。
  科技的进步,孕育了新太阳能板面世。无玻璃、无边框及超轻盈的高效ETC柔性太阳能板去年开始在香港推出,迅速成为市场热点。对于一些超过25层楼高的建筑物,屋顶要作为走火层,且房屋署规定50%的空间不准有构筑物,这种ETC高效板可以平铺在地上,既不妨碍走火通道,又可以充份利用屋顶空间,故成为新太阳能项目的新宠儿。ETC高效柔性板还可以直接贴到铁仓的坑板顶和一些建筑物的水塔顶,这样既节省了空间,还节约了安装支架的成本。
香港光电控股主席
吴克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