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管俊「杰」——SPAC何去何从

  香港监管机构刚刚对SPAC发出了咨询文件,截稿前,文件最终定案有待市场决定!毋庸置疑特殊收购公司,它的热潮成为了全球的「风眼」所在!
  大家可能不知,其实这个产品在美国已经流行很久,尤其是在当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困扰之下,很多科技公司在面对融资上的不确定,都选择放弃传统的IPO,投向这个崭新工具的怀抱!当然这个产品,在我们香港的名人李嘉诚、他的儿子李泽楷,还有新世界新掌舵人郑志刚的参与,肯定变得「画龙点睛、如虎添翼」!
  作为推动香港作为资产管理的重要核心,发展私人基金:包括私募基金和引入不同的投资工具……确实令到资产配置上更显优势!但当中不可分割的投资教育尤为重要!毕竟投资者教育和保障,永远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石!问题是,如何能够取得产品在设计上「刚柔并重」的点子!以香港为例,市场普遍认为香港的做法和美国的做法,在走向上极有不同,作为投资管治的推广人,笔者早在大学硕士教学的时候,已经将这个产品放在课程当中,今天回想,能将自己对市场的触角和大学教育的发展融为一体,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传承!问题是,如何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一个思想框架,从而有系统地分析这个产品的优劣才是重要!
  香港要保存这方面的优势,和周遭的国家,例如新加坡、英国、美国,在产品上和服务上「并驾齐驱」,是必须要执行的!正如北京交易所的出现,香港在资本市场上的定位,更需要将中国和亚太区的联动上大大提升,以保持香港这个弹丸之地下的核心价值!
  当然,要成功推动一个新的措施,交易所也好,证监会也好,如何平衡各持份者的想法,尤为重要!看看香港金管局推动的LPF得到空前的成功,SFC所推动的OFC,在市场上冷淡!简直是天渊之别!作为监管机构,在全球大趋势的发展之下,也在某些产品或监管界限之下,显得模糊!要成功推动资本市场长远的发展,监管机构的协调,和在资讯上的沟通,可以减省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将资源投放在每个产品背后的持份者这份心思上,相信香港金融资本市场迈向更康庄的一步,指日可待!
注册合规师公会投融资部总召集人
徐灿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