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一时饿死一时饱死

  大家有没有养过金鱼?小时候不懂养,我家那缸小金鱼可惨了,试过有些鱼儿因为疏忽喂饲,饿到肚穿窿,死状恐怖得来有点戏剧性,肚子是真的穿了个窿那种。之后多加留意,发现鱼儿一见鱼粮就会追吃,生怕牠们肚饿,既肯吃,就喂多一点,吃完又喂多一点。结果?就是死于太饱,死时肚子胀胀的像个波。
  自二○一七年起,政府每年预算工务工程约九百亿港元,但因立法会拉布,财委会每年只批出约七百亿,到二○一九年,更因为黑暴事件财委会开会不足,每次批出拨款都只是追落后,政府大失预算,令香港发展滞后,加上各项大型机建已完成,业界都在吊盐水。
  不久前拜访了业内多家机构,都说人才流失严重,多年停止卖地建屋,基建不足,人才走了一批;因为价低者得,即使中标但工资也低,又走一批人;政府大量招聘走一批;移民潮再走多批。
  坊间误以为做工程辛苦,新人不愿入行,而在问题教育制度下,少人选修物理和数学延伸,尤其数延,又难读又不是大学必计科,于是入读工程系的人当然也少。建造工人也老化,整个行业失衡状况严重。
  这年,立法会回复正轨,财委会也加快审批拨款了,忽然,今个财政年度批出二千三百亿基建。《施政报告》刚出台,新界北大有发展,但如何消化呢?
  其实工程是个好行业,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就要有工程师,前景大好。我觉得,既然有拨款,首要提高业界薪酬待遇挽留人才吸引人才,其二就是将基建项目及时间表适当摊分,要实际,回复工作与人力的生态平衡,才可以持续发展。
邓铭心



更多文章